尼勒克摘去三十二年贫困县“帽子”

2018年10月15日 12:25   来源:伊犁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刘利君报道)从人均收入307元、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起,到累计实现7287户27996贫困人口如期脱贫、30个贫困村退出,尼勒克县用了整整31年时间。今年,该县全力以赴推进去年底未脱贫人口320户1127人完成脱贫,并稳固脱贫成果,7月,顺利接受国家第三方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9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尼勒克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今年,尼勒克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工作部署,按照“县有指挥部、乡有工作组、村有帮扶队、户有联络员”和定部门、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奖惩脱贫攻坚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访惠聚”包村联户和“两个全覆盖”工作,巩固区、州、县三级7722名党员干部与7586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凝聚全县49家企业结对帮扶20个贫困村,形成县委、政府统筹、干部帮扶、企业助力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的局面。同时,该县结合“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深挖细查扶贫领域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扶贫政策执行棚架等突出问题,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随着“送政策、送温暖、送信心、送文化、送健康、送知识”脱贫主题活动的开展,各级干部持续把党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以及县委的扶贫政策措施送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组织贫困对象外出观摩学习,让脱贫致富典型人物讲好先进事迹,也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尼勒克县针对未脱贫320户1127人,推广“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方式,将305名未脱贫对象纳入当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挣租金、入企打工挣薪金、入股参股挣股利”的方式完成脱贫;将161名有劳动能力的未脱贫人口,作为疆内外转移就业重点和各类招聘活动优先招聘对象,通过就地就近转移与跨区域转移、常年转移与季节性转移相结合,现已全部实现稳定就业。同时,该县还利用森林抚育项目资金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再吸纳105名当地有劳动能力未脱贫对象转为生态护林员。除此之外,尼勒克县继续落实兜底性保障政策与低保制度相结合,将未脱贫对象中符合条件的276人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范围,并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3600元,动态实现低保兜底线达到脱贫标准线。

  尼勒克县秉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禽则禽”原则,建立产业发展带动机制,规划实施24个产业扶贫(发展类)项目,依托黑蜂蜂蜜、旱田小麦、三文鱼等优势产业,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特色种植业,突出发展精品林果业;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规范提升养殖小区建设,重点抓好新疆褐牛繁育、牛羊育肥、肉鸽养殖、冷水鱼养殖等特色养殖产业。加快合作社建设和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扶持,使贫困对象全部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随着大力扶持生态旅游产业、积极培育电商产业、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等工作的进展,尼勒克县悄然发生着巨变。

  据统计,今年,尼勒克县完成种植粮食作物40.24万亩、经济作物7.67万亩,中草药等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年预计牲畜存栏97万头(只)。打造了22家星级休闲农庄,从业人员突破2000人,吸纳脱贫对象200余人创业就业;向133户未享受扶贫贷款的在册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8万元。全县实施19项重点水利惠民工程,解决11个乡(镇)场81万人饮水问题;全面落实自治区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惠民政策;完成未脱贫及新识别219户贫困户抗震安居房建设任务;完成农村幼儿园全覆盖任务,“全面薄改”五年规划100%完成;全县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率100%;全县累计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6568人。

[责任编辑: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