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脱贫有方法 致富有路子

——记自治区水文局驻莎车县塔尕尔其镇夏依勒克村“访惠聚”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18年10月15日 17:07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莎车县塔尕尔其镇夏依勒克村有324户16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81人,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自治区水文局工作队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扭转村民“等靠要”的思想,从调整种植结构和拓宽就业渠道上入手,增强致富信心,让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圆致富梦,走出一条幸福路。

  万寿菊 打造“花产业”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的渠道,增强农户增收的内生动力,工作队和村“两委”利用周一大宣讲、农牧民夜校、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户算经济帐,宣传种植万寿菊的好处,鼓励村民大力种植万寿菊。以“我要脱贫”为荣,帮助农户树立脱贫信心。全村在工作队的支持引导下,有效带动191户种植万寿菊433亩。

  今年,村民吐尔地·玉努斯种植了2亩万寿菊,6月中旬头茬花的销售达到每亩600元。村里像吐尔地这样通过种植万寿菊增收的人比比皆是,得到实惠的群众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在获得第一桶金后,村民意识到自己种下的是一朵朵“致富花”。8月中旬,二茬三茬万寿菊也已采摘完毕,每亩可增收2000元左右。吐尔地高兴地说:“今年万寿菊卖得这么好,感谢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明年我还要多种几亩,争取有更好的收成!”

  为解决万寿菊采摘用工荒和村里富余劳动力之间供需信息不对等的矛盾,工作队在村委会大门口树立了“用工信息展示板”,每日更新村民采摘万寿菊或其他生产劳动的用工需求,确保万寿菊种植户及时收花。

  为持续提高万寿菊二茬、三茬产量,工作队邀请技术专家到村里指导村民采取正确的采摘方法,“采大花留小花”,采摘后及时浇水施肥。鼓励村民勤采摘、勤浇水、勤施肥,对万寿菊集中安排灌溉,确保每块地浇到水。在村民采摘不及、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动员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帮扶采摘活动,提高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改良田 提升亩产量

  作为“巴旦木之乡”,夏依勒克村的巴旦木产量却因灌溉不利加之缺乏有效管理等原因低产低收。村民逐渐对种植巴旦木失去了信心。“我们家这五亩巴旦木种了好几年了,但是挂果一直不是很好,我想把它砍掉,种点别的。”贫困户吐尔孙尼牙孜·阿布地木工来到工作队诉说着困难。

  看着一筹莫展的村民,工作队与村“两委”经过反复商议,把40户村民的巴旦木低产田地集中起来,通过改变管理模式、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等举措,打造一片400亩巴旦木改良示范田。工作队邀请自治区林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为村民做果树嫁接技术指导,耐心讲解测土施肥技术。同时,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修建了防渗渠,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在农忙时节极大地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供需矛盾。

  如今,这块凝聚了工作队心血的400亩巴旦木改良试验田已经结果,看着果实累累的巴旦木树,看着潺潺的渠水,村民吐尔孙尼牙孜·阿布地木高兴地说:“以前土渠里水流得慢,浇地要花很长时间,现在修了防渗渠,水流快了,我的巴旦木也很快就喝饱了。”

  小工厂 拓宽增收路

  “我婆婆瘫痪在床,儿子有残疾,没法到远的地方打工,现在不出村就能上班,下班也能照顾家里,抽空还能种地,挣钱、种地、顾家三不误。”贫困户布热比·肉孜一边聊天,一边忙着做糕点,笑容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了脸上。自从村里建起了糕点食品加工厂,让村里的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村里部分群众就业欲望强烈,但是考虑工作单位离家远,时间又不固定,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就不想外出务工。

  针对这一现象,为帮助村民不断拓宽就业增收途径,工作队利用入户走访时机与群众耐心交流,并组织村里的妇女和贫困户代表到邻近的卫星工厂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激发村民打工就业的动力和热情。

  在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夏依勒克村与新疆艾日康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以糕点面包的制作加工销售为主的食品加工厂。通过农牧民夜校动员村民就近就业,村民都争先恐后报名,经过首轮筛选,最后确定了20名贫困户在食品加工厂就业。布热比·肉孜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我能在家门口就业,太感谢工作队了,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早日脱贫。”

  发展特色种植万寿菊,让村民增收致富;改良巴旦木试验田,让村民科学种田;在村里建起卫星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工作队“输血”“造血”并重,用辛勤的付出为村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加油助力。村民们说:“有工作队这个主心骨,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