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阿克苏地区荒漠绿化中的人物故事

2018年10月16日 09:57   来源:新疆经济报

  编者按:1986年,阿克苏启动实施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历经三十多年,阿克苏地委、行署历届领导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带领各族军民战天斗地、百折不挠,大力开展荒漠化治理,在荒滩戈壁上建成了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4公里集生态林、经济林、防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两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着眼打造“生态治理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又规划实施了阿克苏河、渭干河、空台里克区域“两河一区三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如今,昔日“漫卷狂风蚀春色,迷梦黄沙掩碧空”,变成“风拂杨柳千顷绿,水润桃杏万园红”的莽莽林海。

  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生态兴则文明兴。阿克苏之赞,是生态之赞,更是生命之赞!今天,我们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阿克苏地区荒漠绿化中的人物故事”专题报道,请读者关注。

9月23日,颉富平(左一)回到阿克苏与当年奋战在柯柯牙绿化工程一线的老战友相聚。记者李瑞摄

  颉富平:柯柯牙工程的见证者

  新疆经济报(记者佟向东报道)一谈起柯柯牙,颉富平就兴奋起来。今年中秋节前,他应邀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阿克苏。面对媒体的采访,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柯柯牙绿化工程是在阿克苏各族群众迫切改善风沙危害的强烈要求下孕育而生的,我们顺应群众的需求而下决心做这件利在千秋的大事。”

  “我看了很多地方,非常震撼。阿克苏干部群众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超越了前面二十多年植树造林的面积。”当初决策推动实施柯柯牙工程、现年84岁高龄的颉富平感慨不已。

  他说,实施柯柯牙绿化工程,不管是决策者,还是阿克苏城区几十万各族军民,呕心沥血奋战数十个春秋,其愿望和目的只有一个:根治风沙,改善阿克苏市和温宿县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自1986年起,每年都有约3万人次在柯柯牙荒原上挥汗奋战,渴了就喝戈壁涝坝水,饿了就啃干馕硬馍。沉寂的戈壁,在盐碱作用下,有的地表结成了厚厚一层壳,有的地方则板结严重,坚如磐石。大家用铁镐、锤子一点点往下钻,手磨出了血泡,汗水湿透了衣服,直到地上打出一个洞……阿克苏人用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栽种着柯柯牙绿色的希望。

  在2006年柯柯牙绿化工程20周年历任指挥员的感言录里,颉富平这样写道:“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生存的条件,更谈不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森林与人类休戚相关。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植绿、护绿、兴绿、爱绿的绿色文明意识,不论你是工人还是农民,不论你是学生还是军人,不论男女老少,不分哪个民族,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人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毕可显:树就是我的命

  新疆经济报(记者佟向东报道)在柯柯牙的亘古荒原上,毕可显带领千万阿克苏人,历经十余年,播下了十万亩绿林。

  而今,年过八旬的他仍然高擎着柯柯牙精神的火炬,行走在塔里木的戈壁荒原上,为边疆播种着生命的希望,播撒着蓬勃的绿色。

  9月23日,记者见到了带头栽下柯柯牙第一片绿的毕可显。虽是满头白发,仍然精神矍铄,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左手上还留有剥青皮核桃时染上的黑色,他说:“我这一生是属于绿色、属于塔里木荒原的,离了树就哪儿都不得劲儿。这不,我在库车县种的核桃林挂果了,这两天正忙着摘核桃、剥核桃皮呢。”

  1956年,毕可显从山东省泰安林校毕业后,作为优秀生被选派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任技术员。一干就是30年,沙漠里的实验苗圃也从最初的500亩增加到了10多万亩,他也成了核桃栽培专家。

  1986年6月,时任地委书记的颉富平在苗圃地里找到了毕可显,问:“沙漠苗圃能种树,卡坡上的荒漠里能栽树吗?”

  “能啊,只要有水、有劳动力,问题不大。”毕可显原以为对方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一个月后,就接到了调令,他被任命为阿克苏地区林业处处长。

  从此,毕可显与阿克苏地区荒漠绿化工程打了几十年的交道。

  毕可显的老伴是北京人,在北京承有一套祖产,退休后的他尝试着到北京居住,谁知一到京城,鼻子立即就不通了,打喷嚏、流鼻涕,让他片刻不得清静,到医院里检查治疗了一个多月,也没有什么效果。

  “那我只好回来,一到阿克苏,就好了,怪。”毕可显说,后来他又尝试着到十堰儿女那住了一阵子,空气好,绿树多,可还是不断感冒,只好回来。

  “树就是我的命,只要一下地和我的树在一起,身体也好了,人也精神了。”从事林业62载的毕可显,如今仍然扑在荒漠中、扎在果林里,如今80多岁了还常常骑摩托车到地里干活。

  夏宏伟:绿色发展造福百姓

  新疆经济报(记者王玉召报道)过去几乎寸草不生的柯柯牙奇迹般地万物生长。到2017年,柯柯牙人工造林面积达到115.3万亩。

  阿克苏地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夏宏伟说:“在阿克苏人心中,扎根的不仅仅是百万亩人工林,更是‘柯柯牙精神’。”

  1986年到2006年的二十年间,柯柯牙累计造林7.2万亩,栽种各种树木537万余株,在西部边陲大漠上筑成了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4-5公里的绿色屏障。

  夏宏伟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阿克苏人大力弘扬“柯柯牙精神”,又相继启动了阿克苏河百万亩生态造林、渭干河百万亩生态造林、空台里克百万亩生态造林工程。

  “可以说,这三个百万亩绿化工程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的精神延续,代代相传。即使越往后越是沟壑和更加难开垦的土地,也难不倒一代代勤劳的阿克苏人,激励着他们继续走一条绿色生态、以林养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夏宏伟说。

9月21日,温宿县柯柯牙镇红山新村村民艾力江 · 买买提扛着坎土曼走在村子里,一排排整齐的安居房坐落在山脚下。记者李瑞摄

  艾力江 · 买买提:搬进新村笑声多

  新疆经济报(记者王玉召报道)秋天的温宿县柯柯牙镇红山新村,远山似黛,碧空如洗。

  9月21日,村民艾力江 · 买买提起了个大早,将房子里外收拾干净。

  自从搬进了新家,艾力江总是乐于分享自己的喜悦,常招呼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

  2014年以前,艾力江一家三口还住在几十公里外的博孜墩乡。2012年,红山游牧民定居点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启动,经过几年建设完善,基地建设房屋566套,2200名牧民喜迁新居。

  搬迁以前,艾力江在博孜墩乡生活了近40年,种了22亩地,养了20只羊。因为靠近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种地养羊的收入好一年坏一年没个准头。

  2014年,柯柯牙绿化工程四期建设全部完工。柯柯牙镇周围自然环境持续改善,政府考虑让游牧民搬到环境更好的地方,离城区更近的山脚下被确定下来。

  现在,红顶白墙的连排庭院拔地而起,周围6000亩优质核桃园长势喜人,笔直通畅的道路直达各家各户。政府还修建了标准化的棚圈、规划了整齐的田地。

  “家安顿了下来,政府还免费给各家各户分了8亩核桃地,”艾力江说,“政府找了企业代管,随时派专家、技术员到地里,手把手教我们嫁接、修枝。”

  从山区搬下来的第一年,艾力江卖掉所有的羊,加上政府给的退耕还林补贴,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

  有一定积蓄后,艾力江重新买了30只羊和5头牛,雇了人代管牛羊,也不需要太费心。2015年,艾力江又在自家房屋旁盖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开起了商店,由身体有病的妻子照看,每月收入近两千元。

  “8亩地每年分红1万元,跑货车一年少说也能挣1万元,加上繁殖羊羔和商店的收入,年收入3万元没问题。”艾力江说。

9月24日,果农曾湘娥拿着自己果园种植的红心苹果。记者李瑞摄

  邓浩:这辈子做好林业一件事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佟向东报道)10岁那年,邓浩随父母从湖南投亲靠友来到阿克苏,一家人在阿克苏市柯柯牙林管站落了脚。自那以后,他便与柯柯牙绿化工程同步成长。

  “我从小成长在柯柯牙,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柯柯牙是三北防护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防沙治沙的角度来说,它培育了我们对生态和自然的热爱。”9月24日,温宿县林业局局长邓浩说。

  邓浩大学毕业于西南林学院(现在的西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前夕,他已经在云南昆明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考虑到家乡需要,他放弃了,回到阿克苏。

  他从温宿县林业局基层技术员做起。2006年,温宿县十万亩生态园的建设成为邓浩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温宿县启动柯柯牙绿化工程四期、五期,对防沙治沙有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实施。

  邓浩作为温宿县林业局林管站技术员到十万亩生态园干了三年,从事技术指导。在红枣产业刚刚起步时,他随领导到山西考察,学习红枣种植技术。过去,红枣树苗都是从河南、山西买回来的,在温宿县种植,成活率只有20%-30%左右。后来实践中发现,用酸枣仁直播,等酸枣树长起来后嫁接灰枣、骏枣,成活率极大地提高了。酸枣仁嫁接技术获得了当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7年,这项技术在温宿县率先推广,2008年,在全地区大力推广。

  “我们在树种的选择上,以经济生态林核桃、红枣和苹果树为主,用好社会资金办林业,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邓浩说。5年前,全县红枣亩产还不到100公斤,而现在可以达到亩产400公斤。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5000元,其中来自于林果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让邓浩看到了林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林业事业是生态文明的事业,绝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工作,能让更多人得福祉、得实惠。我这辈子就是要把林业这一件事做好。”邓浩说。

9月23日,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红枣基地,实验林场二分场厂长、高级工程师蒲敏走在枣园里,试吃今年的新枣。记者李瑞摄

  甘永军:柯柯牙是我的福地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王新红报道)每年春季开始,农家乐便开门揖客,作为柯柯牙佳乐农庄负责人,甘永军也开始忙碌起来。

  甘永军今年50岁了,他凭借20多亩苹果园和农家乐,一年收入一二十万元,还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收。“32年前这里方圆数十里都是戈壁滩,谁能想到后来变成了连片果园。”甘永军感慨地说。

  1989年,规划面积20万亩的柯柯牙绿化工程刚启动3年,政府给农民提供免费的苗木、土地和水,吸引了很多人来此创业。当时17岁的甘永军从昌吉州木垒县迁移来到阿克苏,在柯柯牙承包了20亩果园。

  “风沙大、土地盐碱大,果树的成活率低,第一年树种下去只活了60%。”甘永军说,“最难的时候,买了化肥,一家人就没钱吃饭。没想到咬咬牙坚持下来了。柯柯牙就是我的福地。”

  苹果树开始挂果,生活慢慢好了起来。2002年,甘永军借了5000多元,在自家20亩的苹果园搭起4座蒙古包和4张木头床,开起阿克苏市第一家农家乐。

  承包果园和开办农家乐,让甘永军迅速富裕起来,他不仅在阿克苏市城区买了楼房,还开上了价值30万元的轿车。他的经历启发了周边各族果农,大家以林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目前,柯柯牙已有农家乐四五十家,带动周边数千人就业。

9月21日,红山游牧民定居点美食广场,热依木 · 艾则孜正在烤烤肉。牧民定居后,原本的戈壁滩上也有了各种美食。记者李瑞摄

  吐尔逊 · 亚森:两个身份一种情怀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王玉召报道)沙漠在阿克苏市南郊的实验林场停住了脚,此前是一片贫瘠的戈壁荒滩,经过柯柯牙二、三期长达16年的奋战,满眼是绿色的树。

  “实验林场以前的环境非常恶劣,原始地貌上只有几根骆驼刺,其他都是高沙包,现在变化太大了。”阿克苏天山神木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吐尔逊 · 亚森说,“想起以前的情况只会落泪,现在有更多成就感。”

  植树不易,荒漠绿化的难度更是不言而喻,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最清楚。

  冒着冬天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要平整土地,放线、打点,一个点打一个标记桩,来年种树的人才好确定树的位置,行距和株距都不能乱。“必须要做,否则就来不及了,过了这个时间就会耽搁来年春季植树的进度,一耽搁就是一年,树苗可等不了。”吐尔逊 · 亚森说。夏天不但热而且风沙大,尤其是阳光晒透沙地,反射阳光,温度更高。一刮风,前一天打点的位置就找不到了,还得重新放线、打点,后来大家索性就把帐篷扎在最后一个打点位置,睡在沙窝子里,一个星期回一趟指挥部。

  “实验林场可以说是新疆红枣产业的策源地,有40多年的红枣种植经验。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人到实验林场学习、观摩,参观人数上万。”吐尔逊 · 亚森说。1960年5月,实验林场正式成立,作为国有林场,成立的初衷就是防风治沙育林。2016年,阿克苏天山神木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实验林场基础上改制而成,吐尔逊 · 亚森的身份从副场长变成副总经理。两种身份变化,但对实验林场的情怀始终不变,就是坚持绿色发展,让生态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

9月23日,阿克苏地区红旗坡集团公司生态健康苹果示范基地,美丽的姑娘端着甜美的苹果迎接宾朋。记者李瑞摄

  杨炳全:承包荒山种果造林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王玉召报道)“1984年我刚来阿克苏的时候,真是惊呆了,风太大,石头都能轻易吹起来,一米之内根本看不见人,”9月22日,阿克苏美乐富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炳说,“植树造林,每一个阿克苏人都刻骨铭心。”

  阿克苏河,是阿克苏人民的母亲河,也是阿克苏荒漠绿化绕不开的“愁”。

  2015年秋天,阿克苏河百万亩生态工程全面启动。仅仅两年时间,阿克苏河西大桥两岸,开垦、深耕、滴灌,百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现在,田里栽种的苹果树、枣树、杏树等经济林分外显眼。杨炳全在2017年承包了3000亩地开荒种果,一次性种下16万株苹果树,如今苹果开始挂果了。

  而最初,杨炳全还是阿克苏市的养殖大户。“阿克苏有一位分管农业的领导找到我,看我能不能为阿克苏荒漠绿化作点贡献。我一直盼着有这样一个机会,终于可以实现了。”

  杨炳全说,政府给了他大力支持,土地使用前20年不缴承包费,20年以后按每亩150元上交费用。“这对企业是有诱惑的,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堵住风口。”杨炳全说。

  2017年,杨炳全带着工程队上了山,平整土地、拓宽山路。从此,他便以山为家、与风为伴。并邀请水利专家、果树专家等一同出谋划策,把3000亩荒山、荒坡、荒沟都走了个遍。

  杨炳全选择了成本更高的“美乐富士”品种。杨炳全算了一笔账,16万株苹果树,从2017年种植到现在,他累计投入1900万元。

  目前,杨炳全正全力建设“种养结合,水肥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依托养殖场产生的肥料,给果园施肥,种养循环,提升了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