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能手】用爱心搭桥 用热心暖民

——记和田地区住建局驻和田市玉龙喀什镇依盖其村“访惠聚”工作队员郑宏伟

2018年10月16日 16:15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小郑,快坐,这是刚摘的杏子,来尝一尝。”在和田市玉龙喀什镇依盖其村村民艾力·阿卜杜瓦依提家中,艾力热情地招呼着驻村干部郑宏伟。

  郑宏伟是和田地区住建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今年,他主动申请参加驻村工作。驻村以来,他坚持将入户走访摸实情、民族团结建深情、办好实事解民忧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用心、用情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解决困难诉求 搭起“暖心桥”

  “小郑,我家6亩小麦成熟了,家里就我和老伴,也没人搭把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在群众服务工作站,村民依迪日斯·拜克尔焦急地向郑宏伟反映困难诉求。

  接到村民反映的问题困难,郑宏伟立即记录下来,现场与第一书记电话沟通,说明依迪日斯老人的情况。挂完电话,郑宏伟对依迪日斯说:“您别着急,我们现在就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去你家小麦地,帮你收割小麦。”组织好队伍,郑宏伟和志愿者们一起带上工具,向依迪日斯家麦地走去。

  经过一天的抢收,小麦收割完毕,考虑到老人家中没有劳动力,郑宏伟又连夜协调剥谷机,将收割的小麦全部剥谷进仓。看着满仓的小麦,依迪日斯激动地握着郑宏伟的手说:“小郑,谢谢你们,我心里的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你们真是党的好干部。”

  说起这为民办事的效率,不得不提依盖其村新成立的群众服务工作站。驻村伊始,在郑宏伟的建议下,工作队和村“两委”整合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青年团员等力量,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爱心捐助、政策宣讲、化解矛盾等服务,成立了以提高效率便民惠民为宗旨,助力便民惠民功能最优化的“一站式”服务站点,让村民不出村、能办事、办成事。

  截至目前,郑宏伟已在群众服务工作站受理群众困难诉求97件,解决81件,向群众发放生活救助物资38套,爱心衣物21件,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辅导孩子课业 搭起“爱心桥”

  “叔叔,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我想学好国家通用语言。”一次走访中,10岁的阿依柯孜·买吐送拿着课本磕磕巴巴地问郑宏伟。

  郑宏伟了解到,村里大部分孩子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孩子放学回家后,无人辅导作业。在为阿依柯孜辅导作业时,郑宏伟萌生了集中为村里孩子辅导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想法。

  回到村委会,郑宏伟立刻着手做辅导班开班方案,在征得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同意后,不到一周时间,村里的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辅导班便正式开班了。

  虽然孩子们的基础差,但学习热情很高,课堂上都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打动了郑宏伟,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辅导班,并长期坚持下去,无论多苦多累,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为提高教学质量,郑宏伟向镇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把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全部记录下来,结合孩子们所学课程,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巩固学习成果。

  在郑宏伟的默默努力下,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孩子们语文平均成绩达到75分以上,很多孩子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成了村里的“小翻译”。

  创新工作方法 搭起“舒心桥”

  “我们村的托牛所和爱心互助小屋办得真不错,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贫困户吐荪尼亚孜·麦图尔荪开心地说道。

  年初,村里脱贫工作遇到了瓶颈,21户贫困户小额贷款未得到有效管理利用;部分贫困户由于孩子无人照顾,导致不能安心务工,有的甚至辞职返乡。为及时解决这两个大问题,郑宏伟多次和第一书记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将目光投向合作社。

  “我们可以建议贫困户将手上剩余的贷款资金投入合作社,让贫困户通过分红的方式增加收入。”在党支部委员会上,郑宏伟拿出这个计划,经研究讨论得到一致通过。

  郑宏伟立刻行动起来,征求贫困户意见后,带着村党支部书记和合作社法人代表筹划方案,最终决定成立养殖合作社,将贫困户家中的牛和小额扶贫贷款作为股份,投入到合作社,按照每年投入资金12%的比例予以分红,让24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第一个问题解决后,郑宏伟又将目光转向就业人员子女的照顾问题上,这次他把关键点放在了派出单位后盾作用发挥上,申请资金建立爱心互助小屋。按照村幼儿园的管理模式,配备师资力量、注入运行资金、做好村民监督、开设教学课程,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起居。目前,爱心互助小屋已帮助24个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实现36人就近就地就业,人均每月增收2000元。

  “群众工作无小事,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好每件小事,就是我的头等大事。只要村里需要我,我就继续驻村,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郑宏伟坚定地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颗爱民、为民的朴实真心。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