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天山南北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0月19日 10:38   来源:新疆经济报

  编者按: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一年来,我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列入重点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良好势头。近日,本报记者以此为题深入基层采访,记录下了一年来天山南北各地发生的可喜变化。

10月17日,游客们在库车县塔里木乡草湖二村金湖边的泥水塘里摸鱼。一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吐尔松 · 托胡提摄

  现代农业:沙湾县加快农业发展进程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王兴瑞报道)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塔城地区沙湾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忙时节,走在沙湾农村的田间地头,整合后的大块条田整齐排列,大片的棉花、辣椒一眼望不到头,秋收期间,一台台大型机械驰骋田间,十分壮观。

  进入10月,沙湾县180万亩棉花迎来采收高峰,10月17日,沙湾县农业局局长唐新涛说,目前,沙湾县的棉花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越来越高的机械化率是沙湾现代农业的代表之一。经过多年的积淀,沙湾农机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等离子打药机、智能精准配肥机、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设备等一大批先进机械和技术投入生产,现代高新科技装备下的农业,更显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沙湾县农科金岳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因为规模大、技术性强、作业能力强,在当地颇具名气。今年,该合作社引进了全新打包式采棉机,不仅作业效率提高一倍,棉花质量也明显提升。联合社负责人韩波说,联合社经营的棉花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每年除了在沙湾县完成机采棉作业近40万亩,还走出北疆,在阿克苏地区等地的棉花产区开展跨区作业。

  在沙湾县的“辣椒之乡”安集海镇,4万亩辣椒刚刚收获不久,线椒、板椒、朝天椒等10多个品种的辣椒将这里渲染成红色的海洋。安集海镇乡土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柳培军说。“目前我们已经实现播种、管理、采摘的全程机械化,辣椒的品质和效益大幅提升。”

  农业机械化的高速发展背后,是沙湾县土地发生的巨变。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沙湾县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土地高度整合,让全程机械化有了施展空间。

  今年6月,全疆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花落沙湾县金沟河镇宋圣宫村。这一工作是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在沙湾县,土地流转一年来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今正在收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硕果。

  宋圣宫村村民穆建辉说,全村417户农民,如今只有150多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相当一部分土地通过入股合作社、种植大户承包经营等方式集中到了一部分人手里。在该县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全村5000多亩土地整合成了11块大田,由该县的双泉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目前,该合作社经营的土地面积达4万多亩,是六年前的8倍多。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介绍,村民以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合作社管理越好,效益就越好,农民获得的分红也越多。

近日,库车县阿格乡康村组织了一场文艺演出,赢得村民的热烈欢迎。一年来,这样的活动在全疆各地频频上演。袁欢欢摄

  产业兴旺:阔什科瑞克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热依达报道)10月初,走进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英买力镇阔什科瑞克村,连片的红色吸引着人们的眼球,2000多亩红辣椒已经进入了晾晒阶段,正在享受“日光浴”的辣椒们如今已成为村里致富奔小康的“法宝”。

  阔什科瑞克村种植色素辣椒近30年历史,得益于丰富的光照和天山雪水的滋养,该村的色素辣椒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辣椒个大肉厚,既可鲜食,也可以晒干后食用。

  该村党支部书记塔依尔 · 萨木萨克介绍,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辣椒,但以前靠着辣椒脱贫致富的没几家。“多年来,我们村里的农民一直种植辣椒,但因缺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办法和信心,只能长期靠出售干辣椒挣钱,没有形成产业和规模,农民收入增长空间不大。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们的发展思路有了明显变化。”塔依尔 · 萨木萨克说。为进一步延伸辣椒产业链,做大做强辣椒产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该村“两委”班子在今年初,积极申报浙江嘉兴产业精准扶贫、民族团结援疆项目资金,在村里建设了年加工2000吨辣椒的生产线。村“两委”班子还积极组建辣椒加工合作社,通过构建“种植户+合作社+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达到产供销一体化,带动全村种植户尤其是贫困户增收。

  “以前村民一亩辣椒能收入1500元到2000元就不错了,今年他们一亩地收入4000元到6000元,收入高了农民们种植积极性也高了。”塔依尔 · 萨木萨克说。除了把自己辣椒卖给合作社,很多村民还选择了到合作社工作。

  艾合买提 · 加玛力是该村贫困户,家里种了3亩辣椒,今年收获的800公斤辣椒全部卖给了合作社。“卖掉辣椒后我和妻子就来到合作社工作,负责干辣椒的清洗、分拣等工作,每个月我俩还能挣4000元,这日子越来越好,脱贫不成问题。”艾合买提 · 加玛力说。据了解,这个合作社目前有27位员工,其中21位是贫困户。“成立合作社让农民有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但目前我们销售的还是分拣清洗的干辣椒,今后我们计划生产辣椒酱等其他辣椒加工制品,让辣椒产业不断延伸,并带动周围几个村的发展,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英买力镇的辣椒产业一定能够获得大发展。”塔依尔 · 萨木萨克说。阔什科瑞克村大力发展辣椒产业,仅是阿克苏地区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一年来,阿克苏地区各地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构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拓展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丰富农民致富的门路。

10月18日,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古库热提曼村村民艾百 · 阿不都热合曙(左)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察看巷道花卉情况。钟改清摄

  生态宜居:萨尔巴斯村成为生态旅游示范村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宋雅文报道)走进塔城地区额敏县二道桥乡萨尔巴斯村,村前是数万亩湿地,村后是千亩柳林,一条条纵横交织的乡村道路、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农村安居房、一盏盏有序排列的太阳能路灯、一辆辆来来往往的私家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以前村里的垃圾四处堆放,不仅难看,还产生难闻的气味。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们村进行了环境集中整治,如今村里变得更美了。”10月17日,村民叶尔森哈孜 · 巴合提哈孜说。

  “不仅如此,我只掏了28000元就住进了明亮宽敞的安居房,院墙、院子全都是国家免费修的。”作为村子变化的见证者,叶尔森哈孜 · 巴合提哈孜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我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萨尔巴斯村地处库鲁斯台草原腹地,拥有10多种候鸟栖息的3万多亩芨芨草、1000多亩野柳林,被誉为“芨芨草中长出的村落”,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来旅游和观鸟拍鸟的人络绎不绝。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额敏县聘请专家编制了萨尔巴斯村“一廊四区”(原生态景观廊道,田园生态村落、野生芨芨草观光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原始林探秘区)旅游开发规划,按照“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宜、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要求,相继建成了木栈道、观景台、生态停车场等旅游设施,把“观、采、尝、耕、养、憩”等旅游元素融合起来,打造出了一个面貌焕然一新的生态旅游示范村。

  乡村“面子”改变的同时,“里子”也在发生着变化。走进额敏县阔什比克良种场哈萨克拜村村民也木力 · 巴合特亚尔的2.2亩农家小院,田园风情映入眼帘,宛如进入“生态园”。清新的空气混合着泥土的芳香,“田”字园中的无公害蔬菜葱茏繁茂、果压枝头,一藤藤丝瓜垂吊在架上悠然自得,悠然散步的鸡鸭尽享美食……

  “以前的房子陈旧不堪,院子也破破烂烂,现在我们住进了新房子,做好了庭院经济,院子里种满了蔬菜和花草,今后,我们将继续绿化庭院,努力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也木力 · 巴合特亚尔高兴地说。

  今年,阔什比克良种场按照“一户一策”的规划理念,科学规划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然后从犁地、种植、施肥、田管、销售进行一条龙免费服务,将每户打造成1批家禽、1片菜园加果树或葡萄的“2+1”庭院经济示范教学点,既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也为村民增加了致富的渠道。

  据了解,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额敏县近三年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从道路摊铺、村庄绿化、路灯安装、供排水、农村安居房、幼儿园建设、村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等多个环节入手,进行全村环境卫生整治。

  基层稳固:库木巴村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热依达报道)“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村党组织建设方面,有了‘访惠聚’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村‘两委’班子心气足了,干劲更大了,村民对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满意。”10月18日,喀什地区叶城县吐古其乡库木巴村党支部书记亚森江 · 买买提说着一年来的点滴变化。

  亚森江 · 买买提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快满一年,这一年中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村“两委”班子无论是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还是办公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据介绍,库木巴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共有336户1446人,是深度贫困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新疆大学驻叶城县吐古其乡库木巴村工作队队长居来提 · 司马义说,2017年刚到村里开展工作时,发现村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效果不显著,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规范村党支部工作运行机制,突出政治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新疆大学驻叶城县吐古其乡库木巴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总目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喀什地区的基层党建要求,总结提炼了“五规工作法”,从规范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生活、规范党员教育、规范工作运行、规范活动载体五个方面入手,规范制度、强化学习、引导党员发挥积极带头作用。

  “这一年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下,小事沟通,大事执行村‘两委’班子议事制度,重大事项则实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协商制度,同时实行党员民主评议和党员村民评议村两委制度,现在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规范、战斗力也越来越强。”亚森江 · 买买提说。居来提 · 司马义介绍,工作队还建立帮带机制,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形成“一帮一”结对帮带机制,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解决思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帮带。

  “同时,我们还鼓励村‘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报考新疆大学叶城县基层干部‘学历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党员自我成长主动学习的氛围,努力巩固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居来提 · 司马义说,这一年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村里培养了骨干力量和带头人,这为打造一支带不走、作风正的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日,裕民县哈拉布拉乡加勒克孜阿尕什村村民在收割玉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该县目前玉米机械化采收率已达到100%。杨化光摄

  生活富裕:尤古买希勒克村村民乐享发展成果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郑卓 通讯员李静报道)阿尔组古丽 · 艾海提是新疆大学生物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她的家在喀什地区伽师县和夏阿瓦提乡尤古买希勒克村3小队,对阿尔组古丽来说,今年的暑假让她见到了一个与自己印象中不同的家乡。“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们的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10月15日,已经回校两个月的阿尔组古丽在讲述家乡变化时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暑假回家,我发现自己家变了样,因为完成了庭院改造,所以家里实现了居住区、种植区和养殖区‘三区分离’。家里用上了新建的水冲式厕所,也变得越来越富裕。”阿尔组古丽说,不仅如此,她的姐姐在当地开办的依娜柯服装有限公司就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拿到2300元工资,哥哥在村里的商业圈里开了家饭馆,收入可观,母亲在夜市上忙活,父亲在庭院里侍弄蔬菜和果树,就连奶奶都把临街的房子出租了2间开超市,一年的租金可达1300元。

  阿尔组古丽家的变化,只是这个南疆偏远村庄这些年来变化的一部分。尤古买希勒克村距伽师县城32公里,人均耕地不足1亩,是深度贫困村,村里的贫困户占全村人口的32.5%。为了突破基础条件薄弱瓶颈,帮助村民在家门口走上创业带动就业的“致富路”,在自治区税务局“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利用农民合作社转移就业帮村民脱贫致富驶入“快车道”,目前已经向9家农场输送劳务工81户137人,户均年收入可达45000元以上。

  村民自己开的超市、理发馆、餐厅汇聚起来形成了“村中商业圈”,发展一座拱棚(一畦菜)、一座棚圈、几棵果树、一架葡萄的“五小工程”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帮扶有能力的青年创业带动就业……如今,村里已建成了2个饭馆、2个理发馆、7个超市、1个水果蔬菜店、1个肥料种子商店,吸纳了多个流动摊位,调动了青年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热情,还帮扶建成了一个服装加工企业,就连在外地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村投身于家乡建设。19岁的村民赛米 · 吐尔逊,在乌鲁木齐市学过理发,回村后就在村里开了一间25平方米的理发馆。“我的理发馆生意很好,附近村子的村民都来我这里理发,一个月可以挣5000元。”赛米说。

  今年77岁的亚森 · 布维曾担任过25年的村支书,“村里167户村民的房屋修缮了,建设了380套安居房,政府投入资金建设了村医疗站、改善了村委会公共设施、整治了村容村貌、修缮了乡村道路、修建了防渗渠。”亚森如数家珍般讲述村中的变化,老人说,是乡村振兴战略让家乡旧貌换了新颜。

  一年来,伽师县不断创新方法、多管齐下,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强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据了解,目前伽师县共有60家卫星工厂,通过企业帮扶、强化技能培训、人岗对接,已促成17179户22414人稳定就业,同时对13个乡镇的14010户村民每户发放1万元发展庭院经济扶持金,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