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阿克苏荒漠绿化】系列报道

戈壁上崛起“中国枣园”

2018年10月20日 00:42   来源:天山网原创

  引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新疆重点风沙策源地,是抗击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最前沿,更让人绝望的是,沙漠离阿克苏市城区只有6公里,且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断逼近。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实施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不仅在荒滩戈壁上建成了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4公里集生态林、经济林、防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还形成了让阿克苏人引以为傲的“柯柯牙精神”。

  昔日“漫卷狂风蚀春色,迷梦黄沙掩碧空”的阿克苏,如今已是“风拂杨柳千顷绿,水润桃杏万园红”的茫茫林海。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已累计造林115.3万亩的柯柯牙,以32年的坚持告诉人们:功成不必在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10月11日起,天山网推出【点赞阿克苏荒漠绿化】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七篇:《戈壁上崛起的“中国枣园”》。

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的枣园里,职工在采摘灰枣。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摄影报道)“我这一辈子,都要种树。只要让我种树,我就知足了。”83岁的毕可显,一生几乎都与林木为伴。

  毕可显曾担任阿克苏地区林业处处长,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的主导者之一。柯柯牙一期绿化工程种树的成功,离不开这位老人的辛苦付出。

  32年前,他敢于拍着胸脯向领导保障柯柯牙绿化工程树木的成活率,这底气来自于他在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30年植树造林摸索总结出来的荒漠盐碱地植树造林丰富经验。

  毕可显曾担任过场长的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被认为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发端,也是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二、三期的主战场。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已是硕果累累的“中国枣园”。

  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功臣”

  9月23日,当83岁的毕可显再次回到柯柯牙,回到实验林场,他完全被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和挂满枝头的红枣震惊了。

  “当年我们住在土块房,出门就是三尺厚的浮土。”毕可显说,当时他觉得这片广阔天地可以让他大有作为,他每天扑在苗圃里,让一棵红枣树上结三四种红枣,忙得不亦乐乎。

  担任实验林场场长后,他带领职工平整沙丘,修渠造田,春天将苗圃里的果树苗移栽到条田里,让沙漠里的500亩绿意在20年间增加到了10万多亩。

  1986年,毕可显被任命为阿克苏地区林业处处长。他开始寻思着,把实验林场的苗圃里培育的那些红枣、苹果、核桃等果树苗栽种到柯柯牙的荒滩戈壁上,把这里改造成果园的同时,为柯柯牙打开“以林养林”的荒漠绿化模式。

  柯柯牙变绿了,各种果树开始挂果了,为柯柯牙绿化工程提供杨树、枣树、苹果树等树苗的实验林场,成了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功臣”。

  “如今柯柯牙绿化工程栽种的经济林已超过60%,经济林的良好收益成为支撑柯柯牙不断自我发展壮大的动力之一。”阿克苏地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夏宏伟说,通过几代阿克苏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并重、以林养林、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传递植树造林的“接力棒”

  实验林场除了向柯柯牙绿化工程提供杨树和各种果树苗,还提供了不少人技术人才。当年,毕可显为柯柯牙绿化工程招募的工人,大多数来自实验林场。

  上世纪60年代成立的实验林场,被认为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发端。林场已经退休的很多老职工,都参加过柯柯牙绿化造林大会战。

  他们早年在实验林场开荒造林的经历,为后来柯柯牙绿化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当时,他们不仅要植树,还作为技术员,每人指导一到三家单位,确保种下去的树能顺利成活。

  80岁的玉素甫·沙吾尔和75岁的吴铁创,都是建设实验林场的第一代人。

  “几十个人一冬天才能推平一个沙包,那个时候条件那么艰苦,但没有人退缩。”玉素甫·沙吾尔说,从1962年到1985年,是实验林场绿化造林大发展时期。

  为了避免出现“年年种树年年荒,年年种树老地方”的局面,实验林场的职工们自己开渠引水,灌溉林地。

  此外,每位职工分管50、60亩地,要确保果树成活率和坐果率。

  这些年来,柯柯牙绿化工程持续不断地推进,从一期到四期,实验林场的职工们也一代代传递着植树造林“接力棒”。

  实验林场二分场场长、高级工程师蒲敏曾在柯柯牙绿化工程担任造林工程验收监督员,这是个得罪人的岗位,他一干就是16年。

  “按照我们的要求有的一次不行再返工,二次不行继续返工,所以有的甚至可以返到三到四次。”蒲敏说,他也因此落了个“黑脸包公”的外号。

  带领果品产业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是实验林场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实验林场位于阿克苏市东南郊,这里不仅是阿克苏最早种红枣的地方,还是新疆红枣的“苗源地”,仅红枣资源库就有242个品种。

  “试验林场90%的经济林都是红枣,红枣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因为这里的土质是沙土,适合红枣生长。”阿克苏天山神木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吐尔逊·亚森说,实验林场的红枣以灰枣为主,年产量达1.5万吨左右。

  吐尔逊·亚森说:“从红枣的生产技术、果品品质、高产高效丰产枣园等各方面,实验林场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新疆打造的‘中国枣园’中,实验林场被誉为‘中国枣园中的枣园’。”

  2016年,实验林场改制成立阿克苏天山神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山神木公司),承担起带领阿克苏果品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重任。

  “环境是最重要的,地里和树上都要干净。我们完全施用生物有机肥,地里有小草有蚯蚓。修剪也严格控制,果品一致性强,所以商品率非常高。实现标准化之后,现在不是我们去找市场,而是市场来找我们。”天山神木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勇说。

  目前,天山神木公司正在探索精深加工的实业之路,跟成都一家企业合作,将于今年正式生产以阿克苏红枣、核桃、牛奶、蜂蜜等为原材料的糖果。

  眼下,天山神木公司的三条万吨级的果膏、果酱、糖果生产加工线正卯足马力,全线开工,有望消化1万吨香梨,1万吨以上的干枣。

  “老一辈种了树,结出了果子。我们要往现代农业多迈进一步。难不难?肯定难!但能难过当时用筐子挑走沙包?能难过当时就住在地里面,早晨起来被土埋掉?老一辈能扛住,我们一定也能扛住。”张勇说,“当年,在柯柯牙绿化工程中我们实验林场功不可没,今天,在带领阿克苏果品产业转型升级中,天山神木公司责无旁贷。”

  2017年,阿克苏地区林果业总面积达450万亩,产值130.8亿元,农民林果纯收入45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林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摇钱树。

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枣园里的灰枣。

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的枣园。

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的各种红枣。

当年柯柯牙荒漠绿化的主力机械——东方红推土机。

阿克苏天山神木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吐尔逊·亚森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实验林场二分场场长、高级工程师蒲敏在枣园里巡视灰枣的成熟情况。

[责任编辑:于洪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