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用实干书写为民情怀

——记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驻奇台县西北湾镇二屯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杨立新

2018年10月30日 11:28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杨书记对老百姓实实在在,就像自家人。他带着大伙修村路,架路灯,打机井……我们都很信任他,也服他。”二屯村村民口中说的杨书记,就是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驻奇台县西北湾镇二屯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杨立新。

  面对群众的极力挽留,杨立新继续选择留下驻村。驻村以来,他聚焦总目标,抓班子、带队伍,想方设法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用满腔的热情和饱满的干劲书写着为民情怀。

  当好“领头雁” 让堡垒“强起来”

  “要让基层组织强起来,必须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打造一个凝聚力强的好班子,素质过硬的好队伍。”杨立新多次在工作队与村“两委”的联席会强调上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性。

  杨立新和村“两委”研究,将村干部、回乡创业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村级致富能人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确定了11名村级储备年轻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带指导,按照成熟一个选拔一个的原则,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

  返乡大学生麻超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做起了小生意,杨立新走访中与他交谈,发现有想法、也有意愿到村委会工作。杨立新与村“两委”研究,让麻超参与村级日常事务工作。   

  “杨书记的办法好,又实用,不但为村里储备了一批年轻村级后备力量,还帮助他们提升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现在,我们干工作的信心更足了。”村党总支书记刘寿江说。

  杨立新牵头制定了“党建指导员制度”,将工作队6名党员分别编入6个片区党小组,担任党建指导员,一对一、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积极宣传、落实县上的村干部学历提升补助政策,在他的鼓励下,村里的3名干部争取到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村干部阿库拉·阿不拉江说:“在杨书记的教育帮助下,我不但拿到了大专文凭,还学到了非常实用的知识,现在干工作更有信心了。”

  当好“规划师” 让群众“富起来”

  二屯村人多地少,村民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较弱,外出打工常常有语言交流上的不便。杨立新组织村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并不断鼓励村民加强练习。采取“企业需求+定向培训”的模式,依托农牧民夜校开展了特种设备操作、刺绣、畜牧养殖等多种技能培训。目前,已有18名村民培训后在天山面粉厂上班,成了产业工人。

  “我在天山面粉厂上班,每月不仅能挣到4000元的工资,而且离家不远,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感谢杨书记给我们的帮助。”村民热西丁·赛买提说。

  村里不少心灵手巧的妇女有刺绣创业的意愿,但缺少设备和销售渠道。杨立新和村“两委”研究后,决定成立妇女创业中心。在杨立新多方协调下,争取到创业资金,成立了“公司+订单+农户”模式的服饰加工实训基地。目前,基地培训了2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解决就业60余名,人均月工资有4000多元,加工出来的产品销往乌鲁木齐和周边县市。

  杨立新还组织成立了帕塔尔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和西北湾奥斯曼打工队两个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富余劳动力100多人就业,利用农闲打工的村民打工期有6000多元的收入。

  当好“贴心人” 让民心“聚起来”

  杨立新的口袋里常年装着一个小本子,一家家的走访,一户户的了解情况,小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的问题和需求。

  83岁的村民吐尔逊·萨塔尔身患严重胃溃疡,因为年龄较大、家庭经济又困难。杨立新主动与老人结为亲戚,耐心地给老人讲医疗惠民的好政策、讲儿女的良苦用心、讲战胜病魔的励志故事。吐尔逊老人愿意到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治疗期间,杨立新多次到医院看望老人,出院时,还为老人垫付了部分医药费。

  “杨书记为村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实事,对待我就像自家人一样,杨书记亚克西!工作队队长亚克西!”吐尔逊·萨塔尔说。

  一天,二屯村五小组组长萨塔尔·阿卜杜热合曼焦急地找到杨立新,反映有8户村民因机井老旧不出水,土地无法耕种的困难。杨立新得知情况后,带领工作队队员、村干部赶到现场勘查后,立即与州、县水利部门对接并积极协调跑办,争取了项目资金,对全村5个片组的5眼机井进行了全面的维修,解决了388名村民春耕缺水的问题。

  帮助74岁的村民布瓦西汗·托合提大妈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商店;鼓励齐富天成立了鹏辉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亚森·苏皮的两个孙女送去了助学金;实施了21公里村巷道硬化和村组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义诊送药、捐资助学等好事实事,杨立新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村民的心。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一颗为民服务的情怀。杨立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的初心、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