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跟着工作队干准没错”

——奎屯市商务局驻开干齐乡开干齐村“访惠聚”工作队助农发展特色产业记事

2018年10月30日 10:36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静 刘东莱报道)10月9日,在乌鲁木齐市海大酒店,第七届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新疆区选拔赛开赛,来自奎屯市豪丰国际大酒店的厨师长吴建平,凭借一道“菌临天下”获得金奖,评委会对这道菜给出了高评价:“养生的金牌菜”。

  赛后,吴建平给刘志红打去电话表示感谢,因为其中的一味食材——天山红菇,是3个月前刘志红去酒店推销的新菌种。

  接到电话后,刘志红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她知道,这些红菇来得太不容易了。

  全心寻找增收路

  奎屯市开干齐乡开干齐村是奎屯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村,如何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成了奎屯市商务局驻开干齐乡开干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刘志红思考的首要问题。

  今年3月,刘志红偶然看到一则工作队带领村民种红菇致富的新闻,多方打探后,她发现种红菇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产值很高,在开干齐村有可行性,于是决定引导村民种植红菇脱贫致富。

  刘志红邀请种植专家来现场讲解,动员村民试种,当场就有10多户村民报名。但是等到购买菌苗时,原来说好的村民又变了卦。面对一亩地6000余元的菌苗投入,村民犹豫了。他们找到刘志红,说以前没种过,万一赔了怎么办,不敢贸然种植。

  “没办法,面对新事物和这么大的投入,村民退却是可以理解的。”刘志红说。

  报名单上只剩下最后一户——马兵成。

  年轻时的一次意外,让马兵成失去了左手4根手指,是村里唯一的困难户,村里落实惠民政策时都会向他倾斜。他找到刘志红说:“虽然你到我们村的时间短,但你是党和政府派来的,我相信你,不管别人种不种,我一定种!”

  马兵成的话给了刘志红信心,她下定决心,就算只有一户,也一定要带领他把红菇种出来。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刘志红把村委会的两个闲置大棚免费租给马兵成,减少他的负担。同时,自己也先行先试,利用村委会院子里的400平方米空地,和马兵成一起种起了红菇。

  然而,在种植的第一步,他们就遇到了麻烦。首先是用来育苗的麦草,引水成了难题。引水解决了,又有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原以为简单的工序实际操作起来却问题重重。

  幸好马兵成是种庄稼的好把式,他和刘志红不断总结失败经验,克服一个个难题,挖池塘、泡麦草、搭棚、覆土、引水,历经坎坷,菌苗终于种上了。

  根据经验,红菇种上后60天后即可出苗,眼见期限将近,红菇却迟迟不出。

  “马兵成,这下你赔钱了吧,你还真是傻,咱们奎屯就种不出红菇。”走在村里,马兵成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每次来村委会,村民都会到刘志红的红菇地里瞅两眼。“我可以面对失败,但是不愿接受失败。”刘志红说,“那些天真是煎熬,不知如何向村民交代。”

  1个月过去了,红菇还是没有长出来。刘志红又请专家来实地查看,原来是由于今年大风天气较多,上面一层麦草吹干后没有及时浇灌,以致湿润度不够造成的。刘志红和马兵成马上改进了滴灌技术,一天天守着红菇地。

  一个月赚回成本

  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在7月20日那天得到了回报。

  “那天一大早,马兵成就跑到工作队说,他的红菇出来啦!”刘志红说,“我跳起来一路跑到马兵成地里,抱着红菇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流出来了。”

  一天天,一茬茬,马兵成家的红菇长势喜人,每天都能采摘四五十公斤。刘志红跑遍奎屯市的餐饮企业,替马兵成找销路。靠卖红菇,马兵成平均每天有500多元的收入,一个月就收回了成本。

  8月底,刘志红的红菇地里也迎来了丰收。她每天早上采摘后,全部送给村民和订购商,继续做宣传推介。

  有了销路和成功经验,原来观望的10多户村民都报了名。“看着刘队长哪像是种庄稼的人啊,没想到她这么能干!我现在可后悔了,明年一定要跟着工作队种红菇。”村民郭贵兰说。

  除去成本,3个月来马兵成赚了3万多元。曾经嘲笑马兵成的村民,也开始向他请教种植经验。“这下我腰板可挺直了,再也没人笑话我啦。”马兵成说,“我就要向别人证明,跟着工作队干准没错!”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