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用“脑力”“脚力”做实精准文章

2018年11月09日 10:36   来源:新疆日报

  岳燕云

  11月7日,《新疆日报》刊发报道《扶贫路上勇当先——记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雷春军》,读罢令人对雷春军这位基层扶贫干部由衷敬佩。雷春军是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他扎根基层一线,创新帮扶思路,带动当地农民种植蔬菜、试种黑木耳、搭建农技扶贫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今年10月,他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如果不是深入基层,他的每一项创新帮扶就不一定符合当地实际,更不一定取得成效。可以说,他获得的脱贫攻坚奖创新奖是一个沾满了“泥土”的奖。“在阿克苏地区的各个黑木耳种植点上,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今年7月初,雷春军在带工作人员赴各县(市)查看和指导秋季黑木耳生产场地的选点工作途中,突感身体不适,大家都劝他尽快去医院。“工作不等人,几十万菌棒等着下地,我们技术人员不尽快进行指导,贫困户能放心吗?”他说。雷春军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脱贫攻坚要充分用好“脑力”和“脚力”,做实精准文章。

  用好“脑力”和“脚力”,才能真正了解掌握贫困群众的真实情况,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如何精准把脉,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关键在于摸清底数,找出致贫、返贫问题的症结,进而做到精准施策,唯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掌握实情、把脉精准。无论是在村里与困难群众同吃同住,还是挽起裤腿与困难群众同劳动,抑或是坐在困难群众家的炕头与其聊聊家常,才是最快、最有效地融入困难群众实际生活的办法。只有实地体验、实况查看、倾听实话,才能察到实情,为制定精准的脱贫之策打好坚实基础。

  雷春军就是这样的帮扶干部。为了解决农民遇到的技术难题,雷春军撰写了多篇实用性强的文章,他多次到现场指导传授技术,及时帮助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次看到雷春军下乡,基层干部和农民都争着向他请教,群众们都称他为“最接地气的农技专家”。

  应对脱贫问题的各项决策、措施从来都不是从墨水瓶中流出来的,也不是闭门苦思憋出来的,而是通过“脚力”走出来的,通过“脑力”想出来的。唯有把脚伸到“泥土”里,才能收获粘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精准决策,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见真效。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