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人物】

乌鲁木齐市民尚崇龙:我家的房子越来越敞亮

2018年11月11日 10:40   来源:新疆日报

尚崇龙抱着外孙在新搬进的小区享天伦之乐(资料图片)。图片由本人提供

  今年8月初,我搬离已经住了12年的家。这是我居住在乌鲁木齐市30多年来的第7次搬家,生活在城市,家就像一艘在大海中漂泊的小船,从一个地方漂到另一个地方。这其中有乔迁之喜悦,也有离开时的不舍,毕竟一个地方住久了,便萌生了难舍的情感。但是,从小房子往大房子搬家,总是有一种“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感。

  我这次搬家不同以往,因为要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住,从已经居住的城市核心地带搬往新开发的小区,心里虽纠结,但还是很愉悦的。毕竟孩子结婚成家,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个人住,大房子里总显得空旷,而小房子就感到很温馨。只是搬来搬去,一大堆盆盆罐罐,杂志书籍,家用电器等,哪些是可以丢弃的,哪些是要搬走的,让人很难取舍。我是个喜欢读书之人,每次搬家一些家具可以不要,唯杂志书籍像宝贝一样,走到哪儿搬到哪儿,已经收集了30多年的报刊书籍,现在越搬越多。

  新房子也是三室一厅,但对我来说,能布置一间书房,那是极好不过的。这是为我退休做准备,不管房子有多大,我一直想有一间属于自己读书写字的地方,即使退休那也是很幸福的事。现在的生活,我已经很满足了,人的一生该追求什么?对于我来说,退休才是真正追求的开始。不是吗?小时候喜欢读书,却没有书读,赶上恢复高考上了大学,才有了书读,几年大学生活结束了。工作之后,每天在为生活奔波,哪有空闲读书,即使想读书,连个读书的地方都没有。刚开始工作,住在单身宿舍还不如大学住的架子床。那时,我们6个单身职工住一间教室,做饭洗衣全在教室,后来大家设想隔成两间小房,为了各自读书休息方便,领导却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教室还有用呢。后来,学校一位管后勤的同事同意了我们的想法。大家花了9元钱,买了些纸箱子,就隔成了两间房。如今,我依然感谢那位已经退休的老同事,他让我们有了读书的空间,也是那位同事,把一套两室的房子钥匙交给我,让我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调入新的单位,我只提了一个条件——房子。真感谢老领导,他是那样地求贤若渴,干脆回答没有新房有旧房,没有旧房可以租房,如果单位就你一人没有房住,单位给你一个人买一套房,你看如何?结果,刚到单位,果真就给我解决了一套新房,从此我再没有为房子而发愁。于是,我的家从乌鲁木齐市友好路搬到红山脚下,再从红山搬到红旗路,如今再搬入南湖。而我家住房的变化,就像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的变化,一天比一天敞亮,一天比一天舒心。

  每次搬家,总有一种幸福让我充满对这个时代的感激。自1996年从乌鲁木齐友好路搬入红山之后,我才真正感到什么是安居乐业,好好工作,这才是本分。没想到改革开放40年尤其近20多年来,这座城市发生着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一天天扩大,楼房一天天长高,道路一天天宽阔,人有所居已经不是梦想。我有时想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小时幻想能吃饱饭,长大梦想能参加工作,工作之后就是想着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房子梦想了几十年,曾经困惑过、抱怨过,也几次为了住房而调动工作。当不再为房子而发愁时,我只是想,好好享受生活,下了班之后,回到家下厨房露一手,为妻女做上一餐大盘鸡,或者烧上一锅羊肉,与家人一起包包饺子。闲时坐在书房读书,兴致来了写写毛笔字,任凭“大江东去浪淘尽”,抒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好不快哉。(新疆日报记者夏青整理)

  人物档案

  尚崇龙作家,1983年大学毕业志愿来新疆工作,最初在乌鲁木齐友好路一所中学任教师,教书9年四易其家,一次住教室,两次住平房,后搬入了40多平方米的楼房。为了有个大一点的房子,两次调动工作。随着住房改革步伐的加快,房子开始越住越大,单位福利分房和集资房都赶上了,生活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他说,现在又搬入新的小区,全家幸福美满。

[责任编辑:何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