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有路“瓜”为径 奋斗无涯“心”作舟

2018年11月16日 19:29   来源:天山网原创

2018年11月4日,韩宗志在接受媒体采访。

  天山网莎车讯(实习记者严蓁翎 记者王玮摄影报道)一颗种子在韩宗志心里发了芽,小芽在阿拉买提镇长成了哈密瓜。糖度16.8——甜吗?甜。甜就有戏!

  时间拨回到2018年的夏天,喀什地区莎车县阿拉买提镇扎满库木村村民库尔班 · 肉孜在地里看着一个个圆溜溜的哈密瓜,镇党委副书记韩宗志出现在地头。韩宗志掏出20元钱,从库尔班的地里挑走两个瓜,说是给“客人尝尝”……

  不久之后,村里的瓜一车车往外运。

  2018年,阿拉买提镇实验性地套种哈密瓜400亩,到了成熟季节,上海来的客商实地品尝完现场就下单。发上海,发乌鲁木齐,本地也销售一空。

  “明年考虑种1000亩。”11月4日,斜阳下,韩宗志说。 

2018年夏天,韩宗志(左一)在田间指导瓜农。(图片由韩宗志提供。)

  尝试,哈密来的干部要种瓜

  韩宗志个头不高,头发白了不少,发际线往后退得很厉害。

  2017年3月,韩宗志从哈密交流到阿拉买提镇任党委副书记。走马上任,他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农业发展情况。

  阿拉买提镇有17个村,其中10个是深度贫困村。耕地8万亩,当地种植业基本都是以套种为主,棉花、小麦、万寿菊和西梅、巴旦木一起套种。

  农技站技术员出身的韩宗志,在淖毛湖从事过18年哈密瓜产业工作,“哈密瓜种植亩均产出商品瓜2200公斤到2800公斤,每公斤2元,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韩宗志心里打起在阿拉买提镇种哈密瓜的念头,他把想法说给镇党委书记殷红成。殷红成听后很激动,但是心里没底。

  在阿拉买提镇,种甜瓜也有很久的历史,当地一直种一种口感偏软的甜瓜,但这种瓜不利于长途运输,一旦有破损就会变质,“种的方式也很粗放,好看点的农民就拿出去卖,难看的就留着自己吃,一直都是这样。”殷红成说。

  既然没底,那就只有试一试。2017年,在阿拉买提镇党委和政府的推动下,该镇试种25亩西州蜜17号哈密瓜,哈密瓜长势喜人。这个结果韩宗志心里有谱,“我研究过这里的特点,除了气候合适,这里没有大风,更适合哈密瓜的生长。”

  25亩小范围的试种成功,也让殷红成觉得,眼前这个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声音也不大的汉子是个人才。殷红成说,以前不是没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总有一个困难横在面前,“缺人!缺懂的人!”

  2018年,韩宗志从哈密弄来种子,无偿发给各村农民,准备套种400亩哈密瓜。从25亩到400亩,放大的不仅仅是种植面积,还有困难。

韩宗志(左一)现场指导村民选瓜、摘瓜、留瓜。(图片由韩宗志提供。)

  交锋,新与旧

  经验告诉韩宗志,只有单瓜的重量达到2.5公斤以上,在市场上才会有客户,这个结果必须依靠严谨的科学方法来实现,否则损失的不仅是400亩地涉及的370户农民的收益,更是信任。

  2018年4月22日,播种正式开始。

  群众们用的是老法子:浇水、翻地、施肥、开小瓜沟、铺膜、点种——不行!在阿恰勒村的100亩地里,一切推倒重来:开大瓜沟、浇水、铺膜、点种,韩宗志现场示范。

  过段日子,该修枝剪杈了。

  按照技术规程,1-8节瓜杈要全部剪掉,9-12节瓜杈上才留瓜……打杈?很多人觉得简直多此一举,66岁的库尔班也是种过十几年瓜的人,“我们从前都不这样种,好好的枝子打掉它干啥?”

  韩宗志把各村干部发动起来,组织种瓜群众开推进会,在现场手把手地教,一场、两场、三场……直到大部分群众开始接受。

  再过段日子,选瓜留瓜的时候到了。

  按照技术要求,一株瓜秧在第9-12节杈上只能留一个瓜——只留一个,那剩下的呢?剪了!群众们终于不干了。

  韩宗志给村民打了个比方:“一个馕五个孩子吃,谁都吃不饱。给一个孩子吃,能吃饱吧?”

  群众听了只是笑,但心里每个瓜蛋子都像自己孩子一样,扔掉哪个不心疼?

  “这样咋行呢?我想不通!”库尔班当时的心里话,几乎是大部分试种瓜农的共识。扎满库木村有个村民为了把不符合条件的瓜保住,甚至将瓜埋在土里,逃避检查。

  韩宗志只能继续跑现场,手把手指导选瓜、摘瓜、留瓜,一遍遍讲道理。

  有些群众就是不听,韩宗志就给村民们立誓:“我是名干部,我有工资,如果种坏了,我如数赔你!”

  “那时候真的红过脸,碰撞得很厉害。要不是各个村干部负责,挨家挨户,这真是个坎。”韩宗志知道,这么多年的习惯一下子改变,老百姓总得有个过程。

2018年8月,阿拉买提镇阿恰勒村瓜农正在将哈密瓜装车。(图片由韩宗志提供。)  

  他种瓜得瓜,他们口服心服

  整个4月到8月,一到节点时刻韩宗志就往田间地头跑,有时候白天工作晚上去,有时候白天到田里晚上回到办公室再工作。

  开了多少次现场会,殷红成算了算,大概50多场,有次10天没见面,一打照面他差点没认出已经晒得黢黑的韩宗志。

  8月底,哈密瓜收获。通过在莎车的上海援疆干部牵线,韩宗志带着上海的瓜商现场品鉴,当实测含糖量为16.8度时(普通的哈密瓜糖度在13-14度之间),瓜商当场要求采摘。

  第一年大规模种植哈密瓜,每亩收入最高2500元,上海客商反馈“明年有多少收多少”,没赶上趟的广东客商也说同样的话,这个结果让当地农民乐开了花。

  库尔班的2亩哈密瓜一共卖了4000元,他尝过自己种的瓜,觉得“甜得很,心里也高兴”。

  “种个哈密瓜,80多天就出来了,瓜收完还能种冬小麦,或者出去拾棉花,40多天又能挣个5000多块。”库尔班小算盘一打,明年有了“哈数”(新疆方言,意为“心里有数了”)。

  库尔班就老想请韩宗志吃个饭,总也找不到机会。阿恰勒村69岁的阿依提拉 · 艾合麦提大妈也在找同样的机会。

  阿依提拉今年的2亩哈密瓜总收入可达5200元,每次韩宗志去田间地头查看瓜的生长情况时,只要是路过阿依提拉的瓜地,无论是除草、施肥、选瓜、留瓜,他都去帮把手。

  “他一夏天都在太阳底下晒,刮风下雨都在地里,看的多了,他说的话我们咋能还不信呢。”阿依提拉说,明年她全部的6.5亩地,都跟着韩宗志种瓜。

  韩宗志说,今年赶上了哈密瓜集中上市的时候,明年要提前育苗,在市场上打“时间差”,只要群众按照科学方法种植,“亩产收入还能再往上走”。

  对于哈密来的干部韩宗志而言,2018年无疑显得有点波澜壮阔——让当地群众干此前从没有干过的事,改变旧有观念。

  韩宗志说用真心不怕换不来民心,“我们干部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能解决的问题越多,老百姓就觉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越多。”

[责任编辑:何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