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明新村】英买力村:胡杨深处有人家

2018年11月30日 18:04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渭干河绿洲平原南端的沙雅县境内生长着近200万亩的原始胡杨林,素有“中国塔里木胡杨之乡”美誉,努尔巴克乡英买力村便坐落在这里。

  初升的骄阳洒落村庄,给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披上一层金色帷幔。中国光大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团结带领当地各族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打造“屋内现代化,屋外绿净美”的幸福生活。

  强基固本为民

  驻村伊始,工作队秉持胡杨精神,以建强基层组织为重点,争取村级阵地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经费和派出单位的资金、技术支持,对村级阵地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建成了科技馆、儿童游乐室、村民健身广场、村民就业市场、农村电商示范点等,达到阵地环境园林化、服务功能生活化、设施设备科技化标准。

  工作队和村“两委”还积极推行“阳光村务”,定期将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切实将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建立发展党员政治审查、跟踪培养等机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人,发展对象21人;启动乡村“造血计划”,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定期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如今,村民对自己享受了哪些惠民政策,受益多少,都能在村委会的公开栏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来来来,好吃的凉皮子、烤肉、麻辣串……”每到傍晚,村委会旁的夜市上总能听到这样爽朗的叫卖声,劳累一天的村民停下脚步,或独自小憩,或邀上三五亲友畅怀言欢,生活好不惬意。

  老党员买买提·吾守尔说:“现在村环境美、阵地功能齐全,干部办事效率高,为民服务意识强,村‘两委’真正成了我们心中的‘领头雁’‘主心骨’。”

  脱贫致富有方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英买力村有484户1568人,其中贫困人口49户171人。为提升村民脱贫致富能力,工作队与村“两委”找准致贫原因,加强“思想扶贫”,通过比、思、看、查、建、算“六字”工作法,提振贫困村民精气神。比:组织贫困户走进种植养殖大户家,对比差距,同时动员种植养殖大户帮带贫困户;思: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谈贫穷原因;看:集中观看致富类电视节目,学习典型人物不畏艰难的精神,拓宽增收致富思路;查:帮带责任人帮助查找并解决低保、大病、教育、养老等基础困难;建:制定精准脱贫措施,建立一户一档贫困户档案;算:定期为贫困户算收入账,建立贫困户周、月、季收支账,使贫困户树立“钱花在刀刃上”的意识。

  工作队与村“两委”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鼓励村民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牲畜,发展庭院经济,邀请农技专家举办田间管理、核桃种植深加工、养殖技术等知识讲座。为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制定了“新生一只羊再送一只”的鼓励措施,从政策和技术上给予贫困户扶持。

  村民吐尔迪·塔什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在自家庭院养起了鸽子,建起了拱棚,种上了蔬菜。看着自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吐尔迪高兴地说:“拱棚里种的菜,不仅能满足自家食用,还能卖个1500多元,在庭院里养鸽子又是一笔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

  看着村民们都有增收致富的想法,工作队和村“两委”趁热打铁,帮助46名村民外出“淘金”,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帮助部分妇女开办裁缝店、切面店等,实现家门口就业。

  生态环境宜居

  走进英买力村,笔直的柏油路旁安居富民房整齐排列,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百花争艳,庭院里果蔬累累挂满枝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村容村貌就是我们的‘脸面’,‘脸’洗干净了,我们自己舒坦,出去也有面子。”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兵说。

  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工作队与村“两委”组织村民开展“提升人居环境·共建美丽家园”活动,通过“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不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工作队与村“两委”还成立美丽乡村共建会,聘请5名贫困户担任卫生保洁员,发动“四老”人员担任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加强环境卫生日常监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定期开展星级评定、文明家庭评比,将村民中勤劳致富模范、庭院美化模范等典型通过大喇叭、公示栏进行宣传,引导村民学习榜样,提高文明生活意识。

  艾海提·萨塔尔说:“现在村里3岁的小娃娃都知道垃圾不能乱扔,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谁家门口没有及时收拾干净,出门见了人都不好意思。”

  在胡杨深处,微风轻拂,细碎的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葡萄叶洒落地面,村民惬意地坐在葡萄架下,看着鸟语花香的小院,畅谈着家乡的巨大变化……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