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一线看巨变·乡镇篇】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 红枣成为“幸福果” 百姓生活节节高

2018年12月05日 10:27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陈晨报道)这两天,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依斯勒克墩村的红枣销售已到尾声。“今天上午,河北沧州的一位老板又拉走了我家6吨红枣!”12月2日上午,72岁的村民史鹤山对记者说。

  史鹤山是当地为数不多留下来的老支边青年之一。1960年4月,他的父母响应党的号召,带着14岁的史鹤山来到新疆,1962年9月,他们一家来到了和田地区国营红旗农场(现拜什托格拉克乡),同1080名江苏支边青年一起建设农场,在沙漠腹地开辟出一片沃土。

  这些热血青年,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扛坎土曼、住窝棚、啃干馕,顶着风沙战天斗地,硬是人拉锹挖将一片长满红柳荆棘的沙包开垦成了平整的农场。艰苦的岁月里,磨砺出了成熟的担当,也拼搏出了相濡以沫的情义:大家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困难,不分你我、不分民族,开荒时一起干,种地时一起播,吃饭时一锅煮……

  最初,农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解决温饱。1980年后,温饱已经不成问题,知青们就带领村民转型种植皮牙子、土豆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1987年,政府从山西、河南等地引进了一批红枣苗。时任依斯勒克墩村村委会主任的史鹤山积极鼓励村民种植,并自己带头种了2亩。在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挂果后红枣亩产收益是皮牙子的2至3倍。看到收益,村民纷纷开始效仿。

  在逐步扩大红枣种植面积的同时,依斯勒克墩村不断探索引进和改良枣树品种,科学种植和管理。加上该乡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而今这里种出的红枣品质优良、供不应求;这里的每户种植户都成了“土专家”,修枝抹芽施肥防病样样在行。红枣在政府的引导下打开了销路、提升了品质,逐渐成为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并扩大到全乡各村甚至周边乡镇。红枣种植面积从当年的一二百亩发展到现在的3700亩,亩产量也由七八十公斤上升到七八百公斤。

  作为当年知青开荒驻扎营地的依斯勒克墩村,现有住户110户376人。除了史鹤山等几户知青外,其他均为后来迁入落户人员。但大家对知青开荒的那段历史、对种植红枣的发展历程都如数家珍,知青们战天斗地、建设边疆的热血情怀,不分你我、共同奋斗的团结精神也在这里不断传承,致富路上大家从没忘记互相拉一把……

  “从2014年起,村里100多名种植红枣能手与全乡13个村的维吾尔族村民‘一对一’‘一对二’结成民族团结致富对子。在我们乡每一颗红枣里,都有一个民族团结故事、一个发家致富故事。这些故事都一直在延续着!”村党支部书记李开会说。

  从3月份的修剪到10月份的收果、晾晒,从嫁接定型到施肥用药、病虫害防治,村党支部都要组织大家到结对农户家进行技术帮扶,制订增收计划,通过帮扶使结对户年增收40%以上。遇上肉孜节、古尔邦节、元旦、春节或是婚丧嫁娶等重要日子,结对户都会提着礼盒相互走亲戚。

  亲戚越走越熟络。每个季度,各族群众之间还要举行篮球比赛和拔河比赛。农闲时,汉族妇女会经常到维吾尔族群众家,学习民族特色刺绣、做维吾尔族特色菜;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对包饺子、舞龙、舞狮也驾轻就熟。

  红枣种植大户李德振今年6月联系25户村民成立了洛浦县知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告诉记者:“今年红枣大丰收,合作社销售了村民400多吨红枣。”

  说起合作社名字的由来,理事长李德振说,20多年前受到史鹤山老人的照顾,自己在村子里扎下根。“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和传承老一辈支边青年团结拼搏的精神。”

  “拜什托格拉克乡响应国家号召,由‘面袋子’‘菜篮子’再到‘果盘子’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个发展缩影。”拜什托格拉克乡党委书记黄维刚说,“下一步,我们要对全乡的3万亩红枣树进行提质增效,在各村成立合作社,让我们乡的红枣成为‘生态果’‘团结果’‘幸福果’!”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