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范例】种草养畜“拔穷根” 庭院经济增收“添后劲”

——记巴州畜牧兽医局驻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访惠聚”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

2018年12月05日 17:39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是巴州为保护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环境搬迁到山下的集中安置定居点,现有756户19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7户1850人,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巴州畜牧兽医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确立了“额吉锅盔带动、种草养畜循环、庭院经济增收”三项产业扶贫措施,带领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

  额吉锅盔走俏“点心灯”

  锅盔是巴州蒙古族牧民的传统风味面食,尤其在察汗乌苏村,家家户户都吃锅盔,村里妇女们也都擅长做锅盔,村里还流传着“会做锅盔的媳妇才是贤惠的媳妇”的说法。工作队敏锐地发现,在巴州范围内的市场上还没有成品锅盔销售,小锅盔大有文章可做。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察汗乌苏村成立了锅盔合作社,并注册了产品商标“额吉锅盔”。

  “以前我们家的生活全部靠我丈夫放牧,我在家里要照顾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法外出打工,家里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自从加入了锅盔合作社,我边做锅盔,边照顾家庭,真是两全其美。”锅盔合作社社员哈代高兴地说。

  目前,锅盔合作社已经吸纳了36户贫困户加入,每天可以制作200多个锅盔,锅盔采用“订单+零售”的方式进行销售,每个锅盔可以卖到10元。开业3个多月来,每户增收6000多元。

  为了增加锅盔的销售量,工作队积极发动县、乡、村干部及巴州畜牧兽医局干部利用线上网络宣传、线下组织活动的方式促销,销售额与日俱增。目前,额吉锅盔已经成为了和静县的当红美食,在今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额吉锅盔”在美食街上亮相,数百个锅盔被抢购一空。

  合作社社长彩彩介绍说:“我们的锅盔吃起酥、闻起香、存放久,非常受消费者欢迎,让我们这些围着锅台转的妇女有了挣钱的路子。将来我们还要把锅盔卖到乌鲁木齐,卖到全国去,带着我们村的妇女都富起来。”

  种草养畜循环“拔穷根”

  “宫书记,你帮我出出主意,我们家这几年养羊基本没有挣上钱,我该怎么办?”贫困户哈谢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宫昌海求助。

  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贫困户养殖的牛羊品种杂、养殖方法传统、饲养管理不科学、饲草料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畜牧产业的发展,为此,工作队专门为贫困户制定了“种草养畜”的发展思路。

  工作队协调派出单位出资金、出优质苜蓿种子,帮助114户贫困户种植紫花苜蓿2400亩;从伊犁州引进褐牛59头带犊生产母牛,发放给59户贫困户;从种畜场引进16只纯种杜泊公羊,发放给16户贫困户,与本地羊开展肉羊经济杂交,还成立了和静县首个畜牧科技扶贫服务点,为贫困户养殖提供技能培训、疾病治疗、品种改良等服务。

  同时,工作队筹措各类资金用于实施1200亩土地改良和平整、滴灌主管道维修、防渗渠修筑等基础设施工程,紫花苜蓿和其他农作物产出大幅提高,进一步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工作队免费给我送来苜蓿种子和杜泊种羊,去年我种的20亩苜蓿长势良好,每亩地可产400公斤,饲草料钱省了出来;养殖的杜泊杂交羊比其他养殖户多增收300元。今年我又扩大了种植和养殖规模,杜泊杂交羊共有150只,一年下来增收3万多元,我家日子越过越好了。”哈谢高兴地说。

  庭院经济增收“添后劲”

  察汗乌苏村村民庭院户均1.5亩地,一直以来院内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两年来,工作队引导着村民大搞庭院种植养殖,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脱贫致富的“增收园”。

  “今年我领到了80只扶贫鸽、100只鸡苗和饲料,工作队还给我免费盖了鸽棚和鸡圈,加上去年给我发放的扶贫牛和果树,我们家一年下来少说也有2万元收入。现在全村都在搞庭院经济,我们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贫困户恰格德尔说。

  工作队把发展庭院经济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对部分无围墙贫困户的庭院进行改造和维修,先后免费发放1500羽鸽子、4000羽澳洲黑鸡苗、3000只土鸡苗和5吨饲料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

  为确保养殖效果,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畜牧养殖、草料种植技术支撑,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9期,为村民打开致富思路,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目前,全村已有鸽子养殖户100余户、养鸡户150余户,庭院种植果树的有21户、面积29.5亩。村里着力打造的鸽子巷和农家草虫鸡也吸引了诸多游客和消费者前来观赏、购买。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