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2018年12月10日 10:5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陈晨 通讯员柳鹏报道)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马新华,有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是回族,我的‘爸爸’杨吉春是汉族,叶尔木拉特 · 克孜尔汗和沙依拉古丽 · 阿哈依夫妇是哈萨克族,是我的‘弟弟、妹妹’,吾拉孜别克 · 麦达提是我的哈萨克族‘儿子’,我的丈夫米吉提 · 阿不都热西提是维吾尔族。”11月28日上午,快人快语的马新华对记者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大家庭!”马新华的丈夫米吉提补充说。

  “父女”缘

  2004年10月,额敏县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降雪。一位老人衣衫单薄地在街道上徘徊。下班回家途中的马新华看到老人后,没跟丈夫商量就把老人带回了家。

  这位老人就是马新华夫妇的汉族“爸爸”杨吉春,他膝下无儿无女,老伴过世后,无依无靠,平时靠打零工、捡破烂维持生活。

  马新华夫妇对老人说:“以后你就跟我们住吧,这里就是你的家。”

  “‘爸爸’刚来我家时很拘束,我就想办法了解他的爱好。”马新华说,为了让老人安心住下来,她了解到老人喜欢养鸽子和狗,于是,特意让丈夫去买了几十只鸽子和一条狗,他们每天早晨和老人一起喂鸽子、看鸽子飞翔,在相处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时间长了,老人性格变得开朗了。

  “在生活中,我和丈夫称老人‘爸爸’,家里做饭时,尽量合‘爸爸’口味,让他吃得可口。”马新华说。

  2005年冬天,杨吉春在家不慎摔倒,腿骨骨折。马新华要送杨吉春去医院,但他执意不去,马新华诚恳地说:“爸,谁一辈子没有个磕磕碰碰的,这点小伤通过治疗会很快好起来,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还很长。”说完就和丈夫一起将杨吉春送到了医院。

  由于老人年纪大了,术后恢复较慢,杨吉春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下床,马新华就为他擦头洗脸、端屎倒尿,一伺候就是小半年。邻里们都感叹:“老杨命好啊,就算是亲闺女、女婿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

  “弟妹”情

  叶尔木拉特和沙依拉古丽有一个8岁的儿子,一家人租房靠打工生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2014年9月,马新华得知情况后,主动和他家结为亲戚,并把他们一家接到家中,免费食宿。从此,马新华家又多了哈萨克族新成员,叶尔木拉特夫妇也有了个回族“姐姐”和维吾尔族“姐夫”。

  “是一家人,就得相互照顾。”马新华说。

  马新华四处打听,多方联系,得知额敏县环卫处要招聘一名驾驶员,她就让有驾驶技能的叶尔木拉特去报名,被聘用后,叶尔木拉特每月有了2700元工资。沙依拉古丽体弱多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今年3月,马新华得知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要招保洁员,就积极向领导推荐,让沙依拉古丽也有了一份工作,每月2500元工资。

  叶尔木拉特说:“马大姐对我们太好了,我们住在马大姐家,不用交房租并免费吃饭不说,她还给我们两口子找到了工作,这份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母子”爱

  2012年,兵团第九师165团12岁的哈萨克族学生吾拉孜别克在额敏县第二中学上初一时,父母不幸双亡。在那段痛心的日子里,吾拉孜别克产生了辍学的想法。

  马新华得知情况后,马上把吾拉孜别克领到家中,像对待儿子一样关心照顾他,并承诺每月给他资助200元学习费用。这让吾拉孜别克放弃了辍学念头。

  开学时,马新华领着吾拉孜别克到商场购买了衣服鞋子、床单被套、毛巾牙膏等生活用品,还和校方联系,解决了住宿和就餐问题。

  孤儿吾拉孜别克不仅有了温暖的“第二个家”,还有了一位回族“妈妈”,每逢周末节假,他就去看望“妈妈”马新华。

  说起这些年马新华的关爱,吾拉孜别克言语间充满感激:“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妈妈’的恩情。”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