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 11:13 来源:新疆日报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了传呼机。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的增大,1990年开始,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上世纪90年代初,传呼机进入新疆市场。作为媒体人,有这样一个便捷小巧的通信工具实在方便。于是,我们也有幸成为较早使用传呼机的人群。
那时,作为一名记者,在外采访,一出门就是一天。由于通信不方便,即使单位有重要事情,也联系不到人。有了传呼机后,联系变得方便许多。最先使用的传呼机是数字机,只显示一个电话号码。即便如此,也让外出的记者有了一份牵挂,传呼机一响,只要就近找一部电话回过去,就知道啥事了。为了配合传呼机的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公用电话亭,人们拿着传呼机排队回电话。
没多久,汉字传呼机问世,我也有了一部摩托罗拉汉字传呼机,可以显示简单的文字和数字,只要拨通126传呼台,告诉工作人员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了。因为有了传呼机,部门安排事情方便多了,每天一大早,工作安排就已经传到机子上;有了紧急采访,距离最近的记者就会收到讯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那时,使用传呼机的人并不多,腰上别一部汉显的摩托罗拉传呼机,是一件很有面子也很时尚的事。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传呼机越来越普及,进口的、国产的品牌百花齐放,造型各异,精巧可爱,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传呼机已经成了普及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小年轻几乎人手一个。传呼市场的繁荣,使各传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传呼机的普及,也使公用电话亭应运而生,街道上随处可见。
传呼机让人们的联系方便了许多,但作为第一代的即时通信工具,传呼机更像一个过渡角色,随着手机的普及,2004年前后,传呼机逐渐退出了市场。(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