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潘伯荣:钟情荒漠植物46年

2018年12月13日 09:34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晨暄报道)12月10日19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办公楼505房间的灯光亮起,不大的房间被各种植物学专业书籍和植物标本装扮着,它们的主人是72岁的潘伯荣。

  此时,潘伯荣正捧着一本植物学专著认真看着,作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他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46年来,出于对荒漠植物研究的热爱,古稀之年的他仍然在为新疆引种荒漠植物奔忙着。

  潘伯荣与荒漠植物结缘是1972年,26岁的他在当年的吐鲁番县红旗公社西缘的风蚀、流沙地工作,从此开启了长达46年的荒漠植物引种驯化、防沙治沙科研历程。

  吐鲁番县红旗公社西缘位于大风区,九万亩风蚀、流沙地,威胁着下缘5个农场和大队的农业生产和社员生活。

  “希望科研人员能来治理风蚀、流沙地,防治风沙灾害,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个企盼成为当地政府和农民最高的呼声。

  潘伯荣和其他科研人员到当地后,住的“窑洞房”,窗户没有玻璃,只有一层塑料布,一到刮大风,塑料布就会被吹破,大家被吹得满身是土;吃的是高粱面发糕、青萝卜和皮牙子,即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工作,潘伯荣和其他科研人员针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风沙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和各地调研,经过引种、育苗和造林试验,最终筛选出沙拐枣、红柳、梭梭、老鼠瓜等作为当地适宜的优良固沙植物,不仅在当地大面积种植、推广,还延伸至全疆。

  正是有了这些引种成功的植物和种植技术,1976年,新疆有了首个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潘伯荣和他的同事成为其创建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沙漠植物园创建的初衷,是引种收集干旱荒漠区的各类植物,对它们进行繁殖培育。全国干旱荒漠区域面积大、植物稀疏,每次去野外引种植物,不但行程长,还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和危险,潘伯荣总是想尽办法从容应对。

  几十年间,新疆大小沙漠都留下了潘伯荣的足迹;每一种引种植物的来源、生境条件、经度纬度,潘伯荣都了如指掌。

  前不久,在武汉召开的“201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上,潘伯荣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为表彰热爱植物园事业、多年来一直奋战在中国植物园建设管理和科研岗位,为中国植物园事业作出贡献并付出毕生精力的植物园工作者设立的奖项。

  做到这个成绩,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指导着手下的学生搞研发,可潘伯荣依旧愿意去吃苦,每年至少三四趟前往沙漠中实地做调查引种工作。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潘伯荣说,“再艰苦的工作也要去做,尤其对新疆这样荒漠区域面积较大的地区,越是艰苦就越不能放弃。”

  无论走到哪里,潘伯荣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观察当地的野生植物习性,收集种子,研究植物的特性,在他眼中再美的风景都抵不过这些荒漠植物的魅力。

  为了增加植物园的植物种类,研发更多有用的植物资源,潘伯荣奔波于引种植物的所在地和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反复做繁育试验,为的是让引种植物尽快活下来,并推广至全疆。

  历经多年的引种和培育,潘伯荣和他的同事为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成功引种栽培700多种荒漠植物,其中,荒漠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近100种,物种多样性涵盖了中国荒漠植物种类的60%以上,其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沙漠植物园。

  有人问潘伯荣,最喜欢什么植物,他只有一个答案:“我最喜欢我研究的植物,看到这些植物在新疆的荒漠中扎根,带来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老百姓还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再苦都值了。”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