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变迁】

【人物·我与改革开放口述实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潘伯荣:“不毛之地”变得绿意盎然

2018年12月14日 10:53   来源:新疆日报

图为潘伯荣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拍摄荒漠植物铁线莲。图片由本人提供

  1969年,我毕业于新疆八一农学院(现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1972年12月被分配到当时的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随即被派往吐鲁番的一个治沙站工作,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从那时开始,我和荒漠植物结了缘,至今46年了,不仅是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我还见证了新疆太多的“不毛之地”变得越来越绿,感受到了新疆防沙治沙取得的明显成效。

  1972年12月,到治沙站后我傻眼了,风太大。大白天沙尘说来就来,天一下子就黑了,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那个年代,农田、水渠被沙埋是常有的事,如果风太大,房顶都会被掀翻,水泥电线杆也会被吹倒。因此,当地政府和农民治理风沙的需求特别迫切。

  当时,治沙站刚成立不久,所有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我和所里的几位专家一起针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风沙特点,引种了10多种具有抗风、固沙、耐旱特性的灌木,经过种植试验,最后筛选出沙拐枣、红柳、梭梭等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

  在流沙地造林很不容易,很多时候苗刚种下,一场大风吹来,把苗连根拔起,什么都没有了,后来我们就用棉花秸秆挡在苗木的迎风面形成“防风墙”,解决了风大的问题。之后大面积种植又面临新的难题,吐鲁番的农业用水很紧张,只能冬季利用当地坎儿井的农闲水。我们反复试验,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终于让这片“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

  荒漠植物试种成功后,我们就想,吐鲁番被称为“风区”“火洲”,降水极少,如果在这里引种的荒漠植物能成活,那么在全疆甚至全国其他地方应该都能成活,所以就有了建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承担的“沙生乔灌草种防风固沙试验”课题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1979年新疆科技大会上先后获奖。

  现在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里,沙拐枣属、柽柳属、梭梭属、老鼠瓜等固沙植物组成的大面积人工沙漠植被,和陆续引进定植的其他荒漠植物有机融为一体,与风蚀流沙地貌相映衬,形成奇特景观。在这里,我们选育出的优良固沙植物不仅在全疆各地推广应用,还引种到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以及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上。

  除了防沙治沙,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培育出来的植物还拓展到了干旱区生态恢复与建设中。上世纪末,为配合塔里木河中下游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我们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3团建立了实验室,为工程提供了64种植物种子,以及沙拐枣、梭梭、柽柳等苗木15万株,应用推广面积达2241公顷。如今的塔里木河下游,经过多次输水,胡杨林恢复生机,自然植被逐渐恢复,加上人工种植的植被,环境变得非常优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不断加强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我见证了国家荒漠化治理的成效和为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生活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随着荒漠化治理力度的逐渐加大,不仅新疆的沙尘天气越来越少,很多曾经的“不毛之地”也变得绿意盎然。

  (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整理)

  人物档案

  潘伯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40多年来一直从事干旱区生态环境和植物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极端干旱地区少灌溉大面积固沙造林、农田和公路沙害治理、优良固沙植物引种驯化、荒漠植物资源利用以及荒漠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