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吃农家饭 赏民俗情 这个冬天去巴里坤撒个欢!

2018年12月14日 18:30   来源:天山网原创

小伙儿牵着姑娘的马儿向前慢慢走。

  天山网讯(记者刘一鸣摄影报道)除了欣赏当地风景,旅游更是了解当地民俗风情的好途径。来到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不尝尝当地农家菜,不观看一次姑娘追、黑走马、模拟动物舞,那这趟旅行便不能称之完美。

  “娶个巴里坤姑娘,保证让你三个月吃不上重样的面食。所以我们这里会有百面传奇的说法……”12月13日12时,历经三个小时,一行人驱车从哈密市到达巴里坤县,刚下车,当地人便告诉我们巴里坤当地关于“吃”的讲究。

小伙儿骑着马儿。

  品尝十分讲究的冬至饭

  错落有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偶尔还有赶着牛羊的村民经过,在这里几乎每个村民家都是一个随时准备接待游客的农家乐小院。

  这是天山脚下的小村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兰州湾子村。

农家乐的老板娘在厨房热锅。

  走进村内一家农家乐,身系围裙的老板娘管建红早已为大家准备好了当地特色的小碟配菜与饺子。

  “这是一顿地道的‘冬至饭’。每逢重大节庆,巴里坤人都有特别的讲究。每个当地人都能向你说出其中的门道。”巴里坤县文联主席王月介绍,在临近冬至的前几天,巴里坤的主妇们便开始准备冬至饭。将面做成一个小面棒,然后拿手指一掐,手掌一搓,一个空心的小面卷就做成了,这便是小杏皮。接着用上好的羊肉、葱、皮芽子包好饺子。

  王月讲解道,冬至饭的饺子是有讲究的。因为饺子要做成汤饺,所以个头要比较小。饺子做好后,还要用羊肉丁、葱姜蒜、西红柿丁、胡萝卜丁等配菜揽锅,出锅的时候再配上特色小菜。

巴里坤湖的景色。

  热乎的冬至饭当然少不了当地特色的配菜。腌萝卜、拍黄瓜、椒蒿、粉条、辣皮子、土豆丝……这些众多配菜中,辣皮子似乎是“人气最旺”的。红色的辣皮子,在寒冬里看着就有股热乎劲儿。夹一筷子放进口中,这辣皮子果然与普通的不大一样,它有更加厚实的肉感,入口后,除了并不刺激的辣味,还保留着一丝甜意。

  当地人告诉记者,桌子上的辣皮子,产自于巴里坤县的三塘湖乡,而这里,也是哈密两个晚熟哈密瓜的生产基地之一。在三塘湖,辣皮子是和晚熟哈密瓜一起套种的。

  “与辣皮子一起套种的哈密瓜口感更加脆甜,而和哈密瓜一起套种的辣皮子,在吃进嘴里后,后劲也有了哈密瓜淡淡的甜味。”王月说。

  除了吃的讲究,当地冬至的民俗也大有说头。

  “冬至饭做好之后,主人是要挨家挨户将自己家做的‘冬至饭’送给邻里一同分享品尝的。当然,邻居们也会回送一碗,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现邻里关系的和睦,二是提醒身边人严寒即将到来,要注意保暖。”王月说。

当地牧民在表演大雁舞。

  欣赏巴里坤湖边热情洋溢的表演

  12月的巴里坤湖面已结上一层厚冰,但在湖畔边,热情的哈萨克族小伙儿与姑娘们却用他们热情的歌舞,为游客驱赶走严寒。

  身披白色、棕色的皮毛,模仿棕熊的形态起舞;一直手向前一直手向后,一边是大雁头,一边是大雁尾,时而低头啄地,时而将头埋进身子中梳理羽毛,当地牧民动物模拟舞表演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当地牧民在表演熊舞。

  据介绍,动物模拟舞是巴里坤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长期与动物、自然相处而受到启发,将动物自然状态的形态编排进舞蹈中而形成的。

  “这样的舞蹈很有生活情趣,也反映了牧民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巴里坤县电视台副台长成冬云告诉记者。

姑娘扬起鞭子抽打追赶前方的小伙儿。

  在巴里坤覆着一层白雪的草原上,姑娘挥舞着手中的皮鞭,或轻或重地抽打追赶前方骑着马奔跑的小伙儿,这是一个带有生活情趣与爱情的运动项目——姑娘追。在当地,每年的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当地哈萨克族农牧民都会表演这样的节目。

  眼前有爱的场景,让人耳边不自觉回响起王洛宾所做的哈萨克族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旋律: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看着游人与舞者一起起舞,游人在巴里坤湖边散步观景,成冬云颇有感触:“这里的旅游从无到有,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改善。”成冬云说:“这里有山,森林与草甸,还有湖泊与草原,景色非常漂亮,加上当地村民进行的民俗表演节目,如今也发展成了巴里坤县的旅游胜地。”

巴里坤湖的景色。

[责任编辑:何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