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县:扶贫先扶志 工作队激发青年内生动力

2018年12月20日 16:00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通讯员热孜万古丽 李鹏燕摄影报道)“就这几天我就卖出去了3辆电动车,再加上平时的一些修理费,我一年下来能收入8万多元。”当巴州财政局驻阿羌镇阿羌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张新民问起如则·尼亚孜最近的生意状况时,他高兴地算起了自己的增收致富帐。

  如则·尼亚孜是2014年10月份搬迁到阿羌村搬迁牧民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搬下来之前,他跟着在且末县城开修理店的姐夫学习修理技术,3年的学徒生涯使如则·尼亚孜的修理手艺变的大有长进,依靠自己的修理技术,如则·尼亚孜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修理店来增加收入。

  2015年,如则·尼亚孜在阿羌镇集贸市场里面租了一间小门面,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刚开始由于客源不稳定,生意不是很好,如则·尼亚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外出务工的机会就关门去打零工,闲暇时间再去店里。一年下来,生意都未见好转,直到2017年底如则·尼亚孜的修理店一年也只有3万多元的收入。为了帮助如则·尼亚孜打破困局,走上致富路,驻村工作队多次上门给如则·尼亚孜做思想工作,给他讲开店经验,鼓励他坚持每天都开门做生意,积累客源,激发肉孜·托乎提内生动力。同时,工作队还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如则·尼亚孜的修理技术。

  靠着精湛的手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工作队的帮助,如则·尼亚孜的小店渐渐有了起色。

  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张新民说:“我们在走访入户中了解到一部分村民有买电动车的想法,但是阿羌镇附近都没有这样的专卖店,村民只能到20多公里以外的县上去买,给村民造成了极大地不便,结合这一实际,我们鼓励如则·尼亚孜扩大规模,开一家摩托车、电动车专卖店,在方便村民的同时增收。”

  为了打消如则·尼亚孜的资金顾虑,工作队积极帮助他申请了小额贷款,并和乡镇府协调,在集贸市场为如则·尼亚孜租赁了一间78平方米的店面,开启了“卖修一条龙服务”。如则·尼亚孜的妻子帕太姆·喀斯木也在集贸市场开了一家蔬菜店,靠着勤劳的双手,现在夫妻俩的日子越过越好。

  前来修车的村民阿里木·尼亚孜说:“自从如则·尼亚孜开了这个修理店,我们买摩托车、修车方便了很多,再也不用专门去县城了,节省了很多时间和路费。这家店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张新民说:“今后,我们将针对每户村民的实际情况和特长,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的致富方案,有针对性地帮扶,通过扶志扶智、学技术使村民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