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柳”的红柳人生

2018年12月24日 17:50   来源:科技日报

  “刘红柳”是大家对刘铭庭的尊称,他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新疆于田大芸种植场场长。

  12月10日上午,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四楼会议室,记者见到了86岁的刘铭庭。

  尽管已退休20多年,刘铭庭满脑子还是治沙、红柳、大芸。

  有个尊称叫“刘红柳”

  “我研究红柳60年,做了两件事:发现柽柳(红柳)属5个新种;发明红柳大芸人工种植技术,创下小面积亩产20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他的开场白简明扼要。

  其实,被称为“人工肉苁蓉之父”的刘铭庭太谦虚了,他做的何止是这两件事。

  从“六五”到“十三五”期间,他承担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荒漠化治理的重点科研项目,成为我国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流沙地、重盐碱地通过引洪成功大面积恢复和发展了红柳灌木林,十余年间推广400万亩,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他曾获联合国、国家、省部级奖28项,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组尊称为“刘红柳”。

  1957年从兰州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投身于新疆的荒漠化研究,开始了60年漫漫的红柳研究生涯。

  经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他将红柳的育苗量由每亩5万株发展到50万株,比当时国际最好水平高出6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先后发现了塔克拉玛干柽柳、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白花柽柳5个新种。因此被称为“中国红柳家庭四分之一种属发现人和定名人”。

  他对200种沙生植物进行了研究,掌握了150余种优良固沙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主要分布区、固沙性能、育苗技术以及不同条件下最佳造林方法,并将我国柽柳的综合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运用他的红柳造林技术,红柳在南疆已发展到500多万亩。

  建世界首个红柳大芸示范基地

  肉苁蓉(又名大芸)是一种寄生在红柳及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被医学界誉为“沙漠人参”。近年来,随着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但无序的乱挖乱采,使天然的肉苁蓉资源越来越少。国家为保护沙漠植被,禁止采挖,鼓励人工种植。

  和田人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贫困人口多。抱着让当地的农民能种植大芸增加收入的愿望,应于田县的邀请,1995年刘铭庭退而不休,在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吐克拉克乡沙区,建立了500亩人工红柳大芸示范样板基地——于田大芸种植场,并举家搬迁到此定居。这是全世界第一个红柳大芸示范基地。

  经过艰苦摸索,人工种植大芸获得成功,“红柳大芸人工种植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大芸人工接种率达100%,亩产最高单产达200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2013年,“红柳大芸人工种植技术”获中国科技创新最佳发明成果奖。

  示范种大芸不收农民一分钱

  为了让这一技术更多地造福农民,他无偿把技术传授给农民,走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学技术。

  “于田县农民比较穷,示范种大芸,我一分钱也不收。我还要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他们种出来了,我人还不走!”刘铭庭说。

  一直到现在,23年了,他的家小一直在于田县。

  如今,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和田七县一市大芸种植面积达到近50万亩。和田已成为我国大芸药材最重要产地、集散地及交易市场。和田地区所产人工大芸已能满足全国药材市场需求,并有了相当出口量。

  仅于田县沙区红柳大芸种植面积就达到16万亩,总产量达1.6万吨以上,让众多农民摆脱了贫困。

  奥依吐克拉克乡农民达吾提·阿布都拉是他一手带起来的种植专业户。他说:“以前家里穷,在刘教授的示范带动下,种了大芸后,家里买了车,盖上了新房,我们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