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好榜样】核桃村的“儿子娃娃”

——记于田县阿日希乡英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 白克热·卡斯木

2018年12月29日 17:23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在于田县,提起核桃就离不开阿日希乡英艾日克村,而提起谁是村里的“儿子娃娃”,所有村民就会说是村党支部书记白克热·卡斯木。

  用心建强基层组织

  白克热刚上任就面临村“两委”班子分工不合理,一些村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群众对党组织不信任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做好村民的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是白克日日夜思考的问题,最终他将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9项制度。按照人岗相适、便于履职的原则,为每名村干部明确了岗位职责。全面推进村级“星级化”创建工作,建立村干部“一人一星”“多人一星”包联机制,与绩效报酬挂钩,制定“百分制”考核表,划定红线,增星增资、减星减酬。

  同时,他注重“刚柔并济”,建立互帮互助机制,谁家有困难,白克日总是带头帮助解决。现在,英艾日克村“两委”班子强了、干部作风实了,村干部把群众的事儿当家里事儿办,“当家人”的责任意识提高了,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度不断增强,在村年度“群众满意好班子”评比中,群众满意度达96%。

  “现在我们村民要办什么事,随时都能找到村干部,还设置了公示栏,村里干了什么事,明明白白的,现在大家都很信服村干部咧。”村民买吐送·买买提佩服地说。

  用力推进脱贫攻坚

  英艾日克村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核桃种植面积占到全村3800亩地的94%,而98%的核桃树没有嫁接改良,村民通过核桃树下套种小麦和玉米勉强维持生活,村集体经济更是无从谈起,如何通过发展产业让村民摆脱贫困、让村集体增加收入,又成了白克热的心头大难。

  2013年,白克热多方协调新疆林科院、新疆农业大学等专业院校机构的专家到村指导,确定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组织50名种植能手外出考察观摩核桃种植。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发展思路定了、参观学习结束了,可最后没有人愿意对核桃进行嫁接。原来,村民们都知道嫁接既可以改良品种又可以增加收入,可是害怕嫁接后的三年收成没有着落,所以才犹豫不前。白克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和村里的党员一道带头对自家的核桃树进行嫁接改良,对间距进行合理疏密,多方筹资修建支斗渠改善灌溉条件,又带领村干部们挨家挨户给村民们讲技术、讲政策、讲变化。村民们看到嫁接后的核桃长势,思想认识终于发生了转变,纷纷加入嫁接改良的队伍。截至目前,英艾日克村的核桃嫁接改良面积超过3570亩,亩产110公斤,增加了35%,每公斤售价达到14元,提高了50%。

  为巩固核桃增产增收,白克热又采取“支部+工厂”的模式成立核桃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村民以每户100公斤核桃入股分红,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超过12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较2017年提高36%,到今年年底即可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用情做好为民服务

  白克热经常对村里的党员说:“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兵娃子,村民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要争当人民的公仆!”白克热经常这样说,更是常年这样做的。

  12年来,白克热将入户走访、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作为每日的必修课。在入户过程中,通过拉家常、说家事,第一时间掌握问题困难,调解家庭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他还有一本群众困难记录册,全面记录了从发现问题到销号解决问题的点点滴滴,承载着他心怀群众的满满热情。他对村里的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障群体做到一口清,每逢空闲时间和传统节日,就去逐一看望慰问、送上祝福;他充分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等阵地,向村民详细讲解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标准和资金来源,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恩向谁报,引导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十多年来,白克热还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他带着村民连夜干,开垦出500亩良田;面对坑坑洼洼,连马车都很难通过的泥泞路,他带领村民铺设8公里砂石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他十年间带领村民修建林带15公里,种植杨树2.5万余棵,修建防渗渠5公里;2007年全村通电还不到三成,如今早已是家家户户冰箱电视了。

  多年来,正是这样的点滴实干,白克热用真情实感赢得了全村人民的信赖,将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了党和政府的周围,就像一粒朴实无华的核桃一样,坚韧醇香。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