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明新村】艾木台村:胡杨小村迸发新气象

2019年01月08日 15:55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天渐寒,雪渐盛,又是一年冬日。清晨,踏着阳光直射的胡杨小道,乌苏市古尔图镇艾木台村的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两年来,乌苏市第三中学“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牧家乐促进农旅融合,构建和谐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使小村民生与团结共进,宜居与营商共赢,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夯实基层催活“一池春水”

  “大家的心气、劲头更足了!”说起近两年艾木台村的改变,村党支部书记高玉东感触最深的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不断提升,村党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增强,基层党组织成了群众信得过的主心骨。

  村干部文化素质低、村级储备年轻干部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等制约着村务发展。为此,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制定整改方案,通过完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升干部素质。工作队员与村干部结成“一对一”帮带对子,手把手教语言、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注重从细节入手,抓好村干部业务学习,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多次学习《自治区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在一系列帮带措施下,退伍军人木拉提别克·克尔白成为村“两委”班子成员,返乡大学生阿孜丽·吾扎提当上经管员,妇女代表努尔古丽·托连被选拔为村妇联主席。

  如今,艾木台村“两委”班子能力素质显著增强,干部履职尽责意识不断提升,参加农牧民夜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村民也逐渐增多。村庄呈现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培养村级储备年轻干部8名,发展党员3名。

  “现在,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对今后美好的生活越来越期盼。”老党员热马占·吾玛尔说。

  农旅融合催生“美丽经济”

  初冬时节,白雪皑皑的艾木台村,犹如一幅静美的水墨画。

  艾木台村旅游资源丰富,地处古尔图牧场胡杨林景区之中,北与国家级甘家湖白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接壤。工作队与村“两委”深挖胡杨林景观优势,以“乡村振兴+旅游”发展思路,申请项目资金帮村民建牧家乐,40余幢特色建筑遍布胡杨林民俗风情园。看到商机的村民们自发改造庭院,发展配套餐饮服务业,增加收入。

  每年4月至11月,许多游客慕名前往艾木台村观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胡杨美景,听冬不拉悠扬的琴声,品哈萨克族美食,赏“姑娘追”“叼羊”等民俗活动,一系列以“冬农趣”为主题的“胡杨林+旅游+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吸引了游客,带动52户村民家庭吃上“旅游饭”。

  村民古丽米拉·沙黑幸福地说:“在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帮助下,我把23亩地承包出去,开起了牧家乐,现在生活宽裕,日子越来越好了。”同样受益的农牧民还有许多,刺绣能手杰恩丝古丽·克尔拜自村里发展旅游业以来,她的手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仅工艺品销售就增收6000余元。

  随着疆内外游客不断增加,艾木台村实现了从卖牛羊肉到“卖风景”的转变,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民族团结催开“和谐之花”

  “民族团结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在村民大会上,乌拉别克·斯兰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村里各民族亲如一家和谐相处。

  艾木台村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5个民族,村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普遍较低。工作队与村“两委”广泛开展结对子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结对互学等方式提升村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村民乌拉别克·丝兰自参加农牧民夜校学习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他兴奋地说:“以前因为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办起事来很麻烦,现在我能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了,真好!”

  “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吐尔逊·马力气说。为推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工作条例,多次举办科普演讲、民间艺人弹唱、麦西热甫巡演等活动,选树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形成了各族群众在语言上互通互学,生产上互帮互助,同心同德、共同发展的浓厚氛围。

  遇上起房盖屋,村民们都会赶来帮忙;谁家有困难,邻里会整体出动,集中力量,互帮互助;逢节假日,各民族间互相邀请,共同庆祝……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动下,村里的民族团结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如今,艾木台村景美了,水清了,环境靓了,成为村民们的美丽田园、温馨港湾。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