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明新村】包尔海村:拓宽增收渠道 打造幸福乡村

2019年01月08日 16:0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 “村里现在铺了柏油路,两旁种上了各色的鲜花,家家户户庭院整洁美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很幸福。”焉耆县包尔海乡包尔海村村民图尔贡·吐尔地看着家乡的变化,感慨道。

  焉耆县国土资源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团结带领当地村民投入家乡建设,让“盐碱滩”发生了蝶变。

  建强基层阵地

  为促进村庄全面发展,工作队与村“两委”以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为己任,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以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为抓手,发挥工作队传帮带作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场次,集中学习72场次,提高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合作社成员等优秀青年中培养村级储备年轻干部9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5人,发展党员5人。

  工作队与村“两委”大办实事好事,铺设路沿石9公里,安装路灯54盏,修建井房6座,建设村文化广场4200平方米,天然气入户65户;做好全民免费体检,帮助贫困户、“四老”人员等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实行AB岗,共同管理村民小组,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收集各类困难诉求,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截至目前,已解决村民困难诉求133件,排查矛盾纠纷20例。

  “现在村里修了柏油路,建了绿化带,每个村组还修建了活动室、活动广场,自来水、天然气接到村民家中,这一切都要感谢党,感谢工作队和村干部们。”老党员戈连孜说。

  拓宽增收渠道

  包尔海村有348户10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88人。工作队与村“两委”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以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抓好技能培训,拓宽村民致富门路。针对全村富余劳动力多的实际,引导有群众基础、号召力强的村民成为农民经纪人,组织富余劳动力转移务工,开展农作物移苗3000亩、除草2800亩,外出转移400余人次。

  为发展庭院经济,工作队与村“两委”帮助村民出点子想办法,修建庭院木制篱笆1500米,购买红根韭菜、毛芹菜种子发放给贫困户和示范户。组织农林科技人员及乡村“土专家”开展送技术、送培训,上门为村民送科技知识,培训村民200余人,引导村民发展绿色蔬菜、特色林果、花卉种植、畜禽养殖等增加收入。

  贫困户赛买提·乌拉音高兴地说:“工作队和村干部帮助我家修建了围墙,种上了果树、蔬菜,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仅庭院经济一项,一年就可以挣3000多元。”

  工作队与村“两委”还通过周一升国旗宣讲、“七彩周一乐万家”活动、农牧民夜校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增收致富本领。

  打造幸福乡村

  包尔海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融情盒”,盒里装着结对认亲连心卡、意外伤害保险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记录本、已享受的惠民政策项目清单等多项资料,这是当地加强“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的重要举措。

  村民万三代家中的“融情盒”里记录着工作队与村“两委”帮助他家修建围墙的事。看着坚实的围墙,万三代感激地说:“要不是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我家的院墙还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完工。有了党的关心关怀,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在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带领下,包尔海村逐渐形成团结互助浓厚氛围,“四老”人员吐地·斯拉木身体不好、家庭条件差,村民们把他当成亲人来照顾;孤寡老人加布盖身体残疾行动不便,时常有人前来看望并送上生活用品……从工作队员、村干部、住户干部与村民结对认亲帮扶,再到村民邻里相互结对认亲,大家守望相助、心手相牵、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邻里相助、干群齐心的动人画卷。

  如今的包尔海村,花红柳绿、鸟语花香,农家庭院葡萄架下欢声笑语,孩童们欢快地奔跑嬉闹,宽敞整洁的商业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烤肉、烤包子、抓饭、杂碎汤的香味飘荡空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