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疆教师系列报道|赵海涛:青春有梦 奉献边疆

2019年01月15日 11:29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一枝一叶总关情。”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的援疆教师,他们告别亲人,怀揣“勇于担当、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援疆信念,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新疆和田,开始一段不平凡的援教之旅。

  “首善、实干、团结、奉献”,他们用实际行动,享受着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让边疆的孩子与内地的孩子一样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真正落实了北京援疆精神。

  从首都北京到大漠戈壁,北京援疆教师舍弃繁华、远离亲友、不畏艰苦,默默地付出自己辛勤汗水。他们是前方的“战士”,在昆仑山下、在帕米尔高原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缘,为了和田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一支昂扬新时代的“边塞曲”,成为助推新疆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民网新疆频道策划推出“北京援疆教师”系列报道,以教师第一人称述说的形式,图文结合,为读者讲述援疆教师的感人故事。

赵海涛在2018年北京市第九批援疆教师主题演讲活动中为观众讲述自己的援疆故事。许珠珠摄

  大家好,我是赵海涛,我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幼儿园,目前是新疆和田市工作队的一名幼儿园老师。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心血浇灌它。如果有人问我,我的青春梦想是什么,我可以骄傲地告诉他——青春有梦,奉献边疆。

  27岁的李大钊曾振臂一呼:以我之青春创建青春之国家。革命先贤的青春梦想奏响了铿锵有力的乐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近代以来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指引着我们放弃北京的优越生活,只身来到万里之外的新疆,支教和田,青春无悔。

  在我最初来到和田的日子里,就感受到了援疆干部付出的辛劳。为了能让孩子们得到更加优质的普通话教育,王若洪部长费劲周折给我们筹集了一间远程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的教室,吴园长带领我们一起调适安装。手磨破了不要紧,贴块胶布继续干;渴了喝口水,困了打个盹,只要能尽快让孩子们用上这间教室,花再大的代价我们觉得都是值得的。

  现在我们每天都在这间教室给孩子们上课,有趣的故事,正激发着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丰富的教学形式也让孩子们陶醉其中。

  孩子们对我由开始的疏远、陌生、抗拒,到现在的熟悉、亲昵、依赖。突然有一天,有位维吾尔族孩子突然跑过来抱住我的腿说:“赵老师,我喜欢你,可是你长得和我不一样。”我连忙蹲下来,揽过孩子的肩膀说:“你长得比我好看,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孩子天真地对我说:“赵老师,我想长大后和你一样,说流利的普通话。”

  现在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就纷纷地扑过来大声对我说:“老师好,我说的对吗?”“老师,我故事讲得好吗?”“老师,我讲故事给妈妈听,她听懂了。”

  我们的普通话是世界公认最难学的语言,可它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五千年的关键。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让每一个民族孩子会说普通话,习中华传统之文化,续民族伟大之精神。我愿把我的青春奉献给边疆教育,我骄傲,我是一名北京援疆教师。

  唯一亏欠的就是远方的妻儿。2018年11月18日,我和妻子视频,接通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这样一副场景。只见家中一地的塑料泡沫,妻子正诉斥着三岁的女儿。小姑娘倔强的眼角上挂着委屈的泪花,紧咬着下唇,一言不发。我对女儿说:“赵彤,你为什么把塑料泡沫乱扔,妈妈一个人照顾你本来就忙,怎么还添乱。” 女儿抽泣着看着我说:“妈妈说,下雪了爸爸就回来了......现在家里下雪了,爸爸快回来吧?”我一下子哽咽了,泪水充盈了我的眼眶,我不知怎样回答女儿。只见妻子搂住孩子,一下关掉了视频。

  我为拥有一个理解我、支持我圆梦的家而庆幸。我更庆幸能生活在和田市工作队,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这里有为和田孩子募集图书的韩永斌书记、张帮峰局长;有为和田学校筹集电脑的刘俊来市长、赵伟主任;有为和田孩子捐献教具的卜冬蕾、韩中华、谷秋英老师;有带领当地老师一起做教育科研课题的宋智慧、李红梅老师……他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首善、实干、团结、奉献”的北京援疆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北京援疆教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支教和田,奉献边疆,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