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微米级驼绒是这样制成的

——记者走进新疆最细驼绒生产车间

2019年01月30日 12:51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工作人员正在驼绒精梳生产线工作。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王丽丽摄影报道)过新年,穿新衣,蕴含着送旧迎新、迎祥纳瑞的美好愿望。过去很多市民置新衣喜欢选择疆外甚至国外品牌,而现在新疆的驼绒制品,沿着丝绸之路,走到上海、广州,再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进米兰、巴黎。

  新疆自主品牌如何生产出微米级驼绒?1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玉泰驼绒纺织品有限公司体验了现代纺织工人的工作。

  原本以为生产车间是一排排工人进行操作,走进该公司厂房的每条生产线上,却只有两个工人随时查看机器运作情况。

  驼绒粗梳生产线和精梳生产线分别位于公司厂房两侧,中间的走道里放着专用包装袋的一袋袋驼毛,摸了一下驼毛,略微扎手。

  “这些是收购的绒毛原材料,我们最原始的生产材料。”公司车间主任韩国平说。

  经过人工分选、去杂、洗涤,然后进入粗梳生产线,在这条生产线上,一公斤驼毛经过开松、梳理,将绒和毛分离,经过称重后,仅剩下600 克的半成品驼绒。

  半成品的驼绒再次经过人工分选后,进入精梳生产线。精梳机将驼绒纤维中的杂质和粗短纤维排除,制成成品驼绒。再次对驼绒进行称重,只有225 克。此时的驼毛摸起来柔软,富有弹性。

  “这些驼绒纤维细度在16.5-17 微米左右,比头发还细几倍。”韩国平说。

  记者从自治区工信厅了解到,目前该车间是新疆最细驼绒生产车间,正因为形成了最细驼绒全产业链,该公司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国家驼绒产品开发基地”。

  在公司的台账上,记者看到在刚刚结束的2019 年德国法兰克福家用纺织品订货会上,他们拿下了2000 件的驼绒毯订单。

  这款驼绒毯新产品,是用驼绒和一根桑蚕丝组合完成,将两种纤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设计完成。

  “两种纤维硬度、长短不同,却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加工生产,这不是简单的叠加交织,而是包含了织造过程精细衔接、创意和技术创新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革新。”该公司董事长李玉梅说。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创新驱动是纺织行业有效满足内需升级要求,破解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这是我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疆全力推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作,乌鲁木齐纺织服装企业在特色纺织品等领域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力度,在驼绒、羊绒及罗布麻制品等方面都有所突破,竞争力不断增强,本土企业生产的粘胶纤维、高档棉纱、服装、地毯等产品也不断出口到中亚和欧洲。此外,智能数字制造、纺织新材料等内容也写入纺织行业规划。

  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乌鲁木齐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华丽升级。记者在该公司的展厅看到,仅40g 的驼绒披肩能卖到3000 多元,且订单多来自北欧经济相对发达的德国、丹麦、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这款驼绒披肩,质地轻柔,薄如蝉翼且不沾水。

  产品不沾水的生产工艺,长期以来掌握在日本等国手中,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积极采用国内外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走上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子。

  “如果不能掌握‘不沾水’的技术指标, 那我们只能跟跑。”李玉梅说,从事驼绒纺织行业30 年,她在新技术的研发中深深感受着“攻坚之难”。

  从2012 年起,该公司与法国巴黎ESMOD 高等时装设计学院、日本纺织领先企业、中国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开展合作,在驼绒与其他纤维混纺混织等方面填补了国内驼绒纺织技术的空白。

  目前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达500 万元以上,拥有36 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翻看李玉梅的飞行行程单,1 个月内,她就要飞上海、东京三四次,就是为了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风潮在乌鲁木齐这片热土加速涌动,既有技术创新,又有制度、管理创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在不断开放、合作、竞争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深深融入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机遇,还有更大的市场等着乌鲁木齐制造业企业去开拓……

  “今年,我们将进军旅游运动类及冬季服装领域,以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及区外诉求,让新疆驼绒产品走好走稳。”李玉梅说。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