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蘑菇大棚里聊乡村振兴

2019年02月14日 12:14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2月13日,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十二户西村,村民顾凡和母亲张俊英正在蘑菇大棚里采摘蘑菇。

  新疆网讯(记者宋建华摄影报道)人勤春来早。

  春节长假刚结束,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的十二户西村,村民顾凡每天都在蘑菇大棚里忙碌着。

  顾凡说,市场上对蔬菜需求量增大,蘑菇订单也多了起来。2月13日,顾凡一早就来到大棚收蘑菇。

  蘑菇大棚里,一个个白色的菌袋整齐码放着,菌袋两头长满了肉肉的蘑菇。

  “咱这叫黑平菇,目前种了一个棚,大概有一千多平方米。”顾凡说。

  黑平菇是乌鲁木齐地区技术最成熟的蘑菇,产量大、口感好,价格也便宜,是市民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城市、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为重点,加快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

  围绕城市市场,米东区提出坚持“ 优水稻、稳蔬菜、增菌类、扶养殖、兴观光”乡村振兴思路。其中“增菌类”是以工厂化种植为突破口,新增食用菌种植面积5万平方米,达到45万平方米。

  “今年年初,镇政府鼓励大家种蘑菇。当时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农业科技部门的帮助下,购买了6000个菌袋,用温室大棚种植。”顾凡说。

  今年32岁的顾凡做过建筑工程、搞过养殖,最终还是选择在老家种植蔬菜。他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经营着18个温室大棚。

  这两年,顾凡紧跟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先后种植了春提早、秋延晚蔬菜,还种植了大棚花卉,搞起了蔬菜采摘和农村观光,带动社员们一起致富。

  “我认准了一点:跟着党和政府的政策走,咱农民腰包才能更鼓。”顾凡说。

  为了种蘑菇,顾凡请来种了一辈子地的母亲张俊英帮忙。

  顾凡还开始琢磨学习蘑菇栽培种植技术,聘请了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菌袋种植蘑菇,温度最关键。蘑菇喜欢温凉气候,温度5℃到10℃最适宜。

  张俊英说,温度不好掌握,大棚架火旺了,菌袋发黄不出蘑菇,架火小了,蘑菇又长不快。

  经过半个月实验,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顾凡终于掌握了适宜蘑菇生长的温度。

  经过两个多月,第一茬蘑菇出伞了。

  “跟父母那个时代相比,现在的农民,要懂技术,还要有文化、会经营、能管理。”顾凡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乌鲁木齐市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顾凡去年参加了米东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统学习了乡村振兴战略,开阔了思路,还学到了新技术。

  蘑菇采摘下来,就被等在门口的菜贩拉走。顾凡算了一笔账,一个菌袋可收4茬5公斤左右蘑菇,按照目前每公斤6元的平均价格,6000个菌袋除去成本净收入10万元左右,是一般蔬菜收益的三倍多。

  今年,顾凡打算再经营10个大棚种植不同种类的蘑菇,同时采用合作社+订单的模式,发动社员们一起种蘑菇。

  顾凡说,这两年,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越变越美,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多,只要大家紧跟新时代步伐,一定能实现致富梦。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