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看亮点】农闲时村民在忙啥

2019年02月25日 09:45   来源:新疆日报

  1月27日,阿合奇县家景民族手工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肉孜巴义·木尔达西(右)在教员工电脑绣花技术。肉孜巴义把从广东省东莞市学到的刺绣技艺分享给员工,带动阿合奇县哈拉奇乡哈拉奇村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2月22日,乌苏市八十四户乡林业技术员努尔尼沙·吐逊(右一)正在康家庄子村村民巩继前(中)家大棚里指导桃树剪枝技术。连日来,该乡开展“送技术助春耕”行动,组织农业、林业技术员、“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分赴各村,手把手为村民教授育苗、剪枝、大棚恒温等技术,将增收致富的“金钥匙”送到村民手中。

  ■“隆冬农闲时节,忙碌了一年的农牧民,在炊烟袅袅的小院里干些啥?他们身边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村民们忙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操练技术自主创业、趁着冬闲外出务工,天山南北的冬日村庄踏着时代的节拍,涌动着希望的暖流。

  新疆日报讯(记者成越越 加孜拉·泥斯拜克 宋雅文 通讯员曾照美 约提克尔·尼加提 高博摄影报道)

  学

  流动课堂受欢迎

  “今天的流动课堂上,我向老师提了很多问题,学到了一些新知识。”2月20日,沙湾县牛圈子牧场克孜勒乔克村牧民玛依努尔·托呼达逊说。

  46岁的玛依努尔特别爱学习,每次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平时她和上高中的儿子在微信上聊天,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18年起,沙湾县发改委驻克孜勒乔克村“访惠聚”工作队把流动课堂开到牧民身边,牧民集中居住在哪里,他们就把流动课堂设到哪里,教牧民们说普通话。冬天,不少牧民喂饱了牛羊后,就盼着流动课堂开课。

  “现在,我们已设立5个流动课堂,并动员所有结亲干部根据各自亲戚的情况进行帮教。”工作队队员沈新玉说。

  玛依努尔家所在的克孜勒乔克村陡坡地片区定居点距离村委会35公里,有7户牧民。工作队把流动课堂设在牧民阿扎提·那里曼家。“每次上课前,大伙儿早早地就来了。”阿扎提说,他很想去打工上班,因为交流障碍放弃了,他下定决心要学会普通话。

  在教学的过程中,流动课堂的老师马迪·热斯别克根据牧民的情况,不断地总结经验。“除了给牧民教语言文字,我还准备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牧民的安全出行意识。”马迪说。

  练

  技能培训增信心

  “大家看这儿,先确定下面的头发剪得没问题了,再剪上面的头发……”1月23日,在昭苏县昭苏镇工矿路社区活动中心,理发师张波在给52名学员讲授理发的手法要点。

  阿来·叶尔肯在昭苏县城一家理发店当过学徒,春节过完,她自己的理发店就要开业。听说工矿路社区要举办理发师培训班,她立即报名了。“我学到了新技术,特别感谢张老师手把手地教我!”阿来说。

  “听到县里要开办缝纫技术培训班的消息后,我赶紧给我们合作社的绣娘们报了名。”同一天,在昭苏县乌尊布拉克乡乌尊布拉克村惠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公室,合作社负责人买拉古丽·木汗说。

  去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机局驻乌尊布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的组织下,合作社的50名绣娘已接受过3个月的技术培训,但是她们仍然渴望继续学习。“通过去年的培训,我学会了刺绣技术。今年我想学制衣技术。”合作社的绣娘吾热合亚·卡斯也说。

  昭苏镇库尔吾泽克村的萨力哈·木热特江家经营着一家牧家乐。目前,萨力哈参加了烹饪培训班,信心满满地要当大厨。“授课老师是州上一所职业培训学校的高级烹饪师卢彪,他从刀工、配菜、火候等一直讲到上菜顺序,还讲了营养搭配等内容。”萨力哈说,“我要边学边练,争取早日出师!”

  闯

  务工走向新天地

  “现在,我能熟练地修理叉车和铲车了。”2月21日20时,26岁的艾散·伊敏还在聚氯乙烯车间里摆弄着一辆叉车。他已在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一年多了。

  艾散来自疏勒县阿拉甫乡依哥达斯坦村。“离开学校后,我就和父母一起种地。全家4口人仅靠8亩地维持生计。”回想以前的生活,艾散说,“到了冬天闲在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7年8月,当阿拉甫乡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时,艾散第一个报了名,“我长大了,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里的状况。”他说。

  而后,他来到了阜康市的厂区。三个月的培训后,艾散主动提出想学一门技术:叉车检修。

  每次在师傅讲解时,艾散都认真听、仔细记,并利用闲暇时间一遍遍地练习。一段时间后,他的技术水平进步很快,现在就连最复杂的电路问题也能处理了。

  “工厂设施先进,吃住都很方便,还能学习本领,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艾散笑着说。

  “我想多挣些钱,在乌鲁木齐市买一套楼房,再把家人都接过来,在乌鲁木齐市安家。”话语间,艾散的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