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特刊 · 追梦新时代】代表委员献策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举措有力度 幸福生活有温度

2019年03月13日 10:12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赵志芸 张云梅 陈蔷薇报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如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如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话题,代表委员畅谈看法。

  既要“能就业”也要“就好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还细化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一系列举措,对接了老百姓的期待,说到了千家万户的心坎上。

  李彬代表告诉记者,他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库尔勒市铁克其乡下恰其村是城中村,2012年开始棚户区改造后,60%的村民离开了土地。为了让他们实现就业,村里通过宣讲、培训等方式鼓励村民学习技术、外出务工。库尔勒市九鼎梨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在了村里,村里与企业达成协议:企业为村民提供摊位,让村民销售农产品,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此外,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本村村民。

  近年来,新疆在南疆四地州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玩具、假发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

  “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要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劳动力实现提质转岗就业。”关芳芳委员说。

  既要“能就医”也要“就好医”

  “以前海努克乡卫生院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虽然有住院部,但常年没有病人。乡里的农牧民都到伊宁市去看病。”郭晓红代表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工作。自从2017年县人民医院与海努克乡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后,县医院不仅派去了管理人员,还派去了业务骨干。

  “随着乡卫生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住院部的病人多了起来,不仅方便了病人看病,住院报销的比例也高,老百姓受益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郭晓红代表说。

  “每周四上午,我们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家都要去乡卫生院坐诊,并对疑难病症的治疗进行指导。”郭晓红代表告诉记者,在县医院的帮助下,海努克乡卫生院建立了手术室,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包皮环切术等手术已经能在乡卫生院完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能就医”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就好医、好就医”,成为更多百姓的期待。

  “我们在帮助乡卫生院加大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郭晓红代表说,目前县医院已经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部分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州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县医院指导查房、手术等,并参与疑难病例诊疗的讨论。遇到疑难病例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让州医院专家进行指导。“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培养,让更多的农牧民在家门口看得上病,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郭晓红代表说。

  每次完成居民健康体检工作,虞梅委员和同事们都要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等多发高发慢性病,及时给予患者健康咨询和指导,并结合健康体检,向居民们宣传防病知识、中医养生知识、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在拜城县村幼儿园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新疆日报资料片

  既要“老有所养”也要“幼有所育”

  “‘一老一小’问题是最大的民生。”虞梅委员长期关注养老服务业。她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虞梅委员建议,大力扶持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区域的养老服务体系。从日常生活料理和康复护理逐步向精神慰藉方向拓展,从传统单一型服务向多元化的综合养老服务转变。同时,加大力度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

  “这几年,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就业等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民生大礼包让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李彬代表说,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从2008年起,失地农民只要自缴40%,即足额缴纳一万多元的保险金,在女性满55岁、男性满60岁后,就能获得每月650元至1200元不等的养老保险金,让失地农民的老年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此外,义务教育让孩子们上学也实现“应上尽上”。

  古丽帕丽·阿不都拉委员今年带来的提案多是关于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她说,近年来,新疆推进南疆学前教育工作取得历史性进步。各地通过援疆教师、招聘教师等多种途径,解决幼儿园教师数量匮乏、质量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不断加强南疆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补齐学前教育的“短板”。

  关芳芳委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这句话直击许多家庭的现实烦恼。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建议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她说。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些年党和政府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持续精准发力、有力有序推进,在保基本、补短板、雪中送炭的民生实事上下足了功夫,交出了一份既有温度又有质感的民生答卷。”虞梅委员说。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