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天山南北新变化】

和田市古江巴格乡金龙村——措施精准就业稳 幸福生活根基牢

2019年03月16日 11:06   来源:新疆日报

  促进少数民族就业是新疆民生之本、稳定之基,是增加群众收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关键一环。——习近平

  新疆日报讯(记者隋云雁报道2月19日下午,和田市古江巴格乡金龙村的扫帚厂里,30多位村民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制作高粱扫帚。生产大厅外墙上挂着大小各式扫帚,摆出好看的造型。院子里堆放的高粱秆,散发出阵阵清香。

  “我们扶持合作社办起扫帚厂,统一生产销售,农民变成工人,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金龙村党支部书记阿米娜·阿布都拉自豪地说。

  2018年,新疆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增就业15.21万人,占全区新增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成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式。金龙村就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的真实写照。

  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产业工人

  “对不方便外出的妇女来说,就地就近就业是最好的选择”

  过去金龙村几乎家家种高粱,人人会做扫帚。谁也没想到,同样的高粱、同样的扫帚,如今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年51岁的村委会副主任吐逊买买提·玉孙以前和其他村民一样,做好扫帚就在巴扎上卖一点钱。他说,扫帚是消耗品,挺好卖,但零散制作销售挣不上多少钱。

  2017年,在金龙村村“两委”的扶持下,村里成立合作社,利用和田地区妇联的项目资金建起扫帚厂,带动了三四十户村民就业。“我们村人多地少,只有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村民脱贫增收才有出路。”阿米娜说,“对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不方便外出的妇女来说,发展产业,让她们就地就近就业是最好的选择。”

  村民海尼沙汗·艾拜都拉今年56岁,丈夫患慢性病需要照顾。前两年,她曾在和田县一家核桃加工厂找了份工作,但干了一阵就放弃了。“离家远,也顾不上家。”她说。

  如今,她在村里的扫帚厂就业了。每天厂里提供免费午饭,她能领到两份,一份自己吃,一份带给丈夫。生活上安心了,她的心思都在提高产量多挣钱上。

  2017年,村里组织92名村民去阿克苏拾棉花,72天后大家回来了,收入最高的挣了8000元。“身边的例子就是最好的思想动员,村民就业积极性高了,现在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基本都就业了。”

  为了让留守妇女发挥主观能动性,金龙村想了各种办法,建扫帚厂是其中之一。村里还有一个服装厂,也安排了43名妇女就业。

  不断的订单带来持续的增收

  “要让村民稳定增收,就要把厂子办长久、办好”

  “我们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在党和政府的各类项目扶持下走到了今天,也得到了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干部群众由衷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阿米娜说。

  扫帚合作社负责人吾斯曼·肉孜阿不都拉说,扫帚厂每天生产400多把扫帚,在和田市的大巴扎有销售点。和田市政府还帮着联系了学校和环卫部门,从厂里统一进货。“订单不断,销路不愁,村民持续增收就有了保障。”他说。

  “合作社每月都从伊犁、喀什等地购进十几吨高粱秆原材料。”吐逊买买提说,“全村人种的高粱,秆加起来不到10吨,还不够扫帚厂一个月的用量,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阿米娜说:“要让村民稳定增收,就要把厂子办长久、办好。”

  目前,金龙村已经脱贫摘帽,现在处于巩固期。

  脱贫以后怎么办,如何过上更好的日子?村“两委”组织村民大讨论。看到扫帚供不应求,村民都想扩大这一特色产业,因此村里又向和田市相关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准备建一个更大的扫帚厂,壮大村集体经济。记者看了正在建设的新厂,生产大厅宽敞明亮,能容纳150多人就业。

  村里的服装厂也争取到了项目资金改扩建,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建成后将由家庭作坊式的小厂变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原来有32台机器,现在还要增加50台,这几天正在进设备。今后不仅要多招裁缝工,还要招设计师和管理人员。”服装厂负责人阿不都热合曼·阿不都黑力力说。

  记者进入快完工的工地参观,这里有厂房、办公室,还有幼儿园和食堂。以前在服装厂就业的43人中有18人来自贫困家庭,如今她们已经脱贫,等待她们的是源源不断的订单、稳定的收入和暖暖的幸福。

  辛勤劳动换来美好生活

  “要继续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有事干、有钱挣”

  就业带来收入,美好生活开启。如今村民有了自己的流行时尚,用阿米娜的话说,大家都比谁家先把“箱子电视机”换成“板子电视机”,村里实现了网络全覆盖,有丰富的电视节目可以选择。

  思想解放的好处有哪些?扫帚厂女工帕坦木·买提尼亚孜的体会最深:“以前大家都说女人就应该待在家里,那时候我回娘家,想问丈夫要20元买水果都不好意思开口,现在我每月有4000多元工资,花钱的事自己就能做主。”

  开朗的帕坦木穿着漂亮的裙子,利索的短发染成黄色。家里地毯、门帘、窗帘都是大红色的,她喜欢这种按照自己的审美偏好布置家里的感觉。她家有七八万元存款,她还有1.2万元“私房钱”,昨天取了6000元给做木工的丈夫周转买材料。“他说明天就还我。”说这话时帕坦木笑了。

  帕坦木家里只有1亩地,过去种核桃、小麦每年只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夫妻俩有了创业的念头——再存点钱,在村里开个美容美发店。

  吐逊买买提·玉孙的两个儿子都有工作,经济也独立了。“大儿子有驾照,小儿子正在驾校学习,村里的年轻人都在买车,他俩动心了,我支持他们学车买车。”他说,“过去农民喜欢把钱花在家里,盖房子、买毯子,再没有别的爱好。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城里流行什么,大家也穿什么。”

  “今后我们要继续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有事干、有钱挣,用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阿米娜说。

[责任编辑: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