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6年中科院投入超18亿

2019年04月22日 11:58   来源:科技日报

  帮助斯里兰卡解决当地民生饮水问题,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开发当地所需的一些药物,解决柬埔寨、老挝、塔吉克斯坦当地的清洁饮水问题……

  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说,6年来,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与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2018年11月,中科院牵头成立了首个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由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组成。据悉,联盟秘书处与首批37家成员单位协商形成了《2019—2020年ANSO行动方案》,包括设立奖项和奖学金、搭建专题联盟和协会、联合开展培训项目等。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中科院已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近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包括1500多名科学和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学成归国,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

  白春礼说,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率先在非洲、南美和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创建了9个海外科教中心,第10个正在筹建中。同时,中科院还设立了“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联合院内外百余家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建立了曼谷创新合作中心。这些举措为推进科技成果在沿线国家的应用示范和转移转化,服务区域、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还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前瞻布局了1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支撑“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发布会期间,正式出版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的一份研究报告,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阐述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背景与特点,揭示了沿线地区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态势,为沿线地区探索绿色发展途径提供了重要科学认知。(记者刘垠)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