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播绿——二师三十七团推进生态建设纪实

2019年04月23日 13:21   来源:兵团日报

  核心提示: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二师三十七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南边缘,四周沙漠环抱。曾经,这里“黄沙滚滚漫无边,风起飞沙不见天”,全年风沙天气在190天左右,黄沙年降存量每平方米达2.9公斤。

  近年来,三十七团实施防风治沙工程,2000多名干部群众坚持在沙海植绿护绿,种植各类苗木7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3%左右,在昆仑山以北70公里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构筑起一道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如今,这里胡杨林郁郁葱葱,枣树吐露新芽,千里垦区被点缀得生机勃勃。三十七团干部群众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十七团依托1.76万亩枣园和7000多亩林地,鼓励和扶持群众发展林下养殖业。该团饲养的“小宛黑鸡”驰名一方。图为该团群众在饲喂“小宛黑鸡”(资料图片)。

  二师三十七团干部群众在栽植树苗(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讯(记者陈琼 通讯员杨铁军 杨金宝摄影报道)

  “播绿人”做不凡事

  4月11日,天空放晴,气温回升。二师三十七团四连党支部书记徐丰收早早备好工具和干粮,带着十几名群众,去20公里外的沙窝子采挖大芸(学名:肉苁蓉)。

  “这是我们收获的第一批大芸,大芸是名贵的中药材,一公斤可以卖到70元,这是咱们团的‘金疙瘩’。”徐丰收说。

  站在梭梭地里,徐丰收望着远处的一座座沙丘,发出感叹:3年前,这里还是“一天能吃二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不毛之地,如今竟变成了绿洲。

  三十七团土地总面积16.8万亩,气候干燥少雨,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团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该团提出“生态立团,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计划用5年时间植树造林1.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000余万株。

  从此,2000多名干部群众风餐露宿,投身于一场防风固沙的“播绿战役”中。遮天蔽日的风沙中,人们组成一道长龙,一把把铁锹挥舞着,把一棵棵胡杨树、青杨树和枣树栽植于一座座沙丘脚下。干部群众劳动在沙漠,吃住在沙漠,把一座座帐篷称作“沙漠公寓”。

  三十七团二连群众王雪松是当地的治沙模范。2013年3月18日,王雪松听从连里安排,去沙漠植树。那天晚上,疲惫不堪的王雪松正在帐篷里酣睡,忽闻一声巨响。抬头望去,只见帐篷的顶盖已被沙尘暴掀翻。黑灯瞎火中,王雪松的妻子张美荣哭着说:“雪松呀,咱们回河南老家吧!这哪是人待的地方!”

  “哭啥!大家都不怕,咱就怕了?”王雪松沉默了半晌,突然大声说道。

  天亮了,王雪松啃了半块干馕,拎着行军壶奔向一座沙丘,头发蓬松的张美荣紧随其后。这一天,俩人共栽植了300多棵胡杨树。

  “苦点累点不算啥,因为,绿色是咱团的命根子!”王雪松说。

  树多了,环境好了,群众的生活也一天天富裕起来。如今,王雪松不仅经营着70亩枣园,还养起了蜜蜂,一年仅卖蜂蜜就能收入2.5万元。

  二连群众陈永军植树治沙多年,也有一身故事。“在沙漠里种树,需要‘全副武装’,遇到大风天气,沙子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一说话,沙子就刮进嘴里了。晚上回到家,耳朵里、头发里都是沙子,衣服抖一抖,地下的沙子差不多有半斤重。”陈永军告诉记者。

  然而,倔强的陈永军并未因此放弃,他和大家坚持每年在沙漠里种树。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三十七团累计组织人力11万人次,共植树720余万株。

  茫茫“沙海”展新颜

  近年来,三十七团的绿地面积向沙漠地带延伸了25公里,在当年的荒漠之上,依次坐落着5个连队。昔日的荒漠中,长满了翠绿的梭梭树,茂密的胡杨林组成了一道道防风固沙墙,守护着3万多亩耕地。

  “三十七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厚重的防风治沙史。向绿色要效益,必须着眼于未来,一张蓝图干到底。”三十七团党委副书记、团长陈志杰说。

  目前,三十七团的林地面积达到了3.18万亩,其中生态防护林5563万亩,梭梭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比2013年增长3倍多,风沙浮尘天气下降了60%,农作物受灾面积锐减,长期保持的“每平方米黄沙降存量2.9公斤”的历史记录早已在绿色掩映中不复存在。

  此外,三十七团还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实施兵地生态共建项目。在沙漠边缘,兵地各族群众共同修筑芦苇固沙障184公里,培育标准化外围林4200余亩,栽种胡杨树、梭梭树3000余亩。

  2016年,三十七团荣获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的“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称号,被二师铁门关市授予“林果业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以前一到春天就特别担心刮沙尘暴,现在树多了,风沙少了,农作物生长也有了保障。去年,我承包的40亩红枣树,总产量达到18吨,纯收入8万元。”三十七团三连群众黄本固一边修剪枣树,一边乐呵呵地说。

  沙产业风生水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三十七团,干部群众都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你肯干,栽树就能致富。

  从2006年起,三十七团大力发展红枣产业,累计种植枣树1.76万亩。2017年,团场引进了桃李杏等特色林果树和开心果树共1000余亩,种植黑果枸杞3000余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此外,三十七团还在枣园大量施用沼渣、沼液,形成“以草养畜,以畜养园”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带动该团畜牧业、林果业共同发展。这使得当地红枣产量和品质连年实现“撑竿跳”——从2013年的年产400多吨到2015年的9100吨,到2016年年产1.3万吨,到2018年年产近2万吨,总产值达8424万元。

  进入4月,在三十七团南部的荒漠地带,1万亩梭梭林开始萌发,护林员们每天为梭梭树浇水,并接种大芸,这将成为该团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已经和北京大学药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建立荒漠肉苁蓉‘产学研’基地,引进科技人才与加工生产项目,大力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实现团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陈志杰说,“十四五”期间,三十七团种植的梭梭林面积将达到4万亩,成为二师重要的荒漠肉苁蓉“产学研”基地。

  对于三十七团一连群众陈建伟来说,团场1.76万亩枣园和7000多亩林地是一座资源宝库。2016年,在团场优惠政策的扶持下,陈建伟带领当地群众发展林下养殖业,成立了玖源绿色枣园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注册“小宛黑鸡”商标。

  如今,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2018年,鸡蛋和活鸡远销和田、阿克苏和1700多公里外的青海省格尔木市,纯利润达到70万元。

  今年,合作社计划饲养80万只“小宛黑鸡”、60万只肉鸡,实现纯利润180万元。

  “真没想到,以前的‘死亡之海’变成了现在的‘希望之海’,治沙竟然给我带来了这么多条致富路。”陈建伟笑着说。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