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人家】“花儿”歌唱新时代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秀芳的幸福生活

2019年04月29日 10:08   来源:新疆日报

今年正月十五,王秀芳在表演“花儿”。图片由本人提供

  新疆日报讯(记者马凌云报道)4月20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文化馆看到“花儿舞蹈队”在排练《我和我的祖国》,40人的团队井然有序、配合默契。“以前排练都在自家院子,现在有了固定场地,更方便了。”舞蹈队组建者王秀芳乐呵呵地说。

  王秀芳是乌市米东区长山子镇马场湖村人,国家级“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54岁的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组建“花儿舞蹈队”上。20年前跟老师学艺时,她从未想过能带领一个团队做好“花儿”的传承和创新。

  2009年,马场湖村邀请王秀芳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中唱了首花儿。现场,孩子们的热情感染了她。她问:“谁家的孩子愿意跟着我学,我每个月发50元生活补助。”从那年开始,村里很多孩子开始跟她学唱花儿。2014年,王秀芳被评为自治区级“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月享受400元补贴。当年共有42个孩子跟她学习,意味着她每月要发2100元生活补助,400元补贴远远不够,大部分还得靠丈夫马士民外出打工挣,但看着孩子们唱花儿,她很开心。

  2018年,王秀芳被评为国家级“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的背后,有个人的坚持,也有家庭的付出和支持。“花儿演唱的特点和难点都在于即兴,即兴曲调即兴填词,刚开始学,悲调的颤音最难把握,在家里一遍一遍练习时,我丈夫经常皱眉头,说咋不唱点喜庆的。”王秀芳说。

  王秀芳结婚以后,对公公婆婆几十年如一日地孝顺。几年前马士民的父亲病重,在住院的最后一个多月时间里,王秀芳和小姑子一起照顾公公,送饭、洗脚、按摩,从来没有嫌弃过。想到妻子为这个家的付出,马士民最终改变了心意:支持妻子唱花儿。

  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为支持妈妈的爱好,王秀芳的女儿马金路主动承担起大部分家务。

  2018年,王秀芳在乡亲们的建议下成立了“花儿舞蹈队”,她教得很用心。女儿马金路每个月都会拿出自己一部分工资作活动经费,还经常抽空帮忙组织排练。

  有了家人的大力支持,王秀芳觉得很幸福,她说:“这坚定了我将花儿唱下去的信心。”

  目前,王秀芳已创作“花儿”500余首,她计划出一本“花儿”个人专辑,名字就叫《花儿歌唱新时代》。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