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6日 19:39 来源:小疆有话说
微言大义、言近旨远
一块美玉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一段奇缘折射出民族团结大主题
新疆人的电影
继《远去的牧歌》又一力作
《昆仑兄弟》5月16日全疆各地隆重上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昆仑兄弟》,一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的,以新疆正在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背景的类型化主旋律影片。展现人性美好,把诚信融入到民族团结的主题,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故事梗概
2016年,新疆的秋天正值收获,浩浩荡荡的110万干部职工开启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基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这一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让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一辆满载着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旅客列车飞驰在南疆大地上,车厢内欢声笑语,自治区某厅局徐昆和他的同事马生贵,夏依达,孙德君,哈伦别克等谈笑风生,大家都对即将到来的结亲充满了期盼。
徐昆来到离家1500公里的新疆南部农村,与当地村民马尔丹的母亲热依汗大妈结为亲戚,热依汗大妈的眼睛近乎失明,却拒绝驻村工作队带她去治病,因为她认为自己儿子马尔丹受到了冤屈,事情一天不搞清楚就一天不看眼睛。
三年前,马尔丹和同伴在河床里捡到一块估价几十万元的和田玉,大伙委托他到乌鲁木齐出售玉石,可马尔丹不慎将玉石丢失,成了村民眼中的骗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背井离乡打工还债,母亲盼儿子哭坏了眼睛,未婚妻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帮助马尔丹找回清白,徐昆踏上了寻玉之旅。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终于找到了玉石,并说服五个买卖经手人退款退玉,最终守护了马尔丹的诚信。
影片尾声马尔丹收到徐昆的来信,泪流满面,“我不是骗子,我不是骗子”的声音在大山里一遍遍回荡着。热依汗眼睛上的纱布一圈一圈被揭开,眼前景象渐渐清晰,儿子出现在面前,母子抱头痛哭,流下喜悦的泪水。
二、必看理由
(一)以诚信为核,以小视角反映民族团结大主题
电影中展现的“诚信”,不仅仅是马尔丹背井离乡放牧还债,也是徐昆信守承诺四处奔波。
两人用诚信和友善托举起了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用真心铸就的民族团结,全景式呈现了我区各族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生动火热现实。
影片的创作推出对于当前我区各族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深入深化,促进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细节展现新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民俗文化
影片中既展现了昆仑雪山的无边大美,又勾勒出了南疆普通百姓家居生活的朴实无华,还表现出了步入现代化的乌鲁木齐的繁华风貌。这些截然不同的景致,为影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村庄、城市、河流、沙漠,影片中大量使用了航拍镜头,展示大美新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影片中一些优美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穿着新疆传统服装的热依汗大妈走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金色的顶光打下来,画面里母爱的温暖和伟大扑面而来。
(三)讲述新疆故事的“新疆电影”
与《昆仑兄弟》的故事相映成趣的是,这部影片也是由汉族、维吾尔族两位兄弟导演联合执导的。
影片拍摄团队由九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拍摄期间,他们上昆仑,趟戈壁,忍受着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高山反应等诸多困难,有时为追求完美的影像呈现,风餐露宿。几经周折,最终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总制片人、艺术总监高黄刚在电影首映礼上动情说道:“我们尝试着主旋律影片类型化叙事的表达创新,追求着‘新疆电影’所要呈现的独特艺术气质。这部影片也是我们新疆电影人不忘初心,紧紧围绕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总目标,讲好新疆故事的又一次实践。”
(四)专家力荐,为优质影片“打保票”
4月16日,《昆仑兄弟》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举行了专家观摩研讨会。专家力荐,为优质影片打上了质量的“保票”。
研讨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张思涛等专家学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较高评价。
认为影片立意深远,通过丢玉的懊恼、寻找玉的曲折、找回玉的喜悦,艺术地再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生动现实,勾勒出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市井百态图,营造了民族兄弟情深、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走进新时代的新疆
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安居乐业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向世人展示着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正面形象
各民族兄弟姐妹
在“建设美好家园,共圆祖国梦想”的
逐梦之路上
高歌猛进
5月16日
讲述新疆故事的“新疆电影”
等你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