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有个“葫芦爷爷”和一群“葫芦娃”

2019年06月15日 10:49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刘新草 通讯员徐承秀报道)6月13日,走进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的乡村创客葫芦园里,大小不一、色彩斑斓的葫芦密密麻麻地悬挂在院内的树上。树下,84岁的陶延山正拿着他精心画制的葫芦作品给同村的年轻人、小孩们讲述制作过程:“画葫芦的时候不能急,手要稳,尤其是画线条时笔不能停,一停下来就冒烟烧坏了……”

  退休改当“葫芦爷爷”

  用葫芦作画24年的陶延山是呼图壁县乃至昌吉回族自治州出了名的“葫芦爷爷”,从种植到作画再到如今葫芦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陶延山与葫芦有着不解之缘。

  陶延山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种植葫芦,等到葫芦成熟时,将其制作为器皿使用,加上陶延山从小就喜欢绘画,有时他也会在葫芦上画画。

  就这样断断续续地种葫芦、画葫芦,直到1995年陶延山从学校退休后,他才将自己的大把时间投入到葫芦作画上。

  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和师傅的指导,陶延山每天抱着葫芦、拿着工具琢磨。陶延山回忆,“刚开始用烙铁作画,十分烫手,没一会就烫得不能再继续烙了,时间长了手也烫得麻木了,手上厚厚的老茧都能隔热了。”

  “葫芦作画最考验耐心和细心,从去皮抛光到素描构图再到烙画烫画,一个作品要经过五六道繁杂的工序,没有定力的人是无法顺利完成的。”陶延山说,而这也是为什么他招收了许多徒弟,最终却只有几个坚持下来的原因。

  在陶延山的葫芦作品中,耗时最长的是他曾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葫芦上烫刻出了一幅“赶巴扎”的集市图。“骑毛驴的、打馕的、弹十二木卡姆的,还有卖西瓜的……” 十几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近十个不同场景,陶延山一遍遍地翻书查资料,每天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其余全都待在工作室里潜心作画,最终形象逼真立体地展示出巴扎的热闹场景。

  开设葫芦园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老了,画不动了,制作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陶延山说,随着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他开始担心葫芦烙画手艺会失传,葫芦文化也无法延续。

  “传承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我的儿子和孙子。儿子们总的来说是喜欢,但要把葫芦作画当做一个职业来发展,费工又效益少,他们都不愿意干。”陶延山虽然失望,但也表示理解,所以他从不强迫儿子们接班,只是坚持葫芦作画。

  久而久之,父亲的这种工匠精神慢慢打动了儿子陶海滨,2014年,陶海滨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葫芦技艺,思维活泛的陶海滨把现代元素融入到葫芦创作中,并开始思考如何将葫芦文化传承发扬。

  筹备了三年之后,2017年陶海滨自掏腰包打造了乡村创客葫芦园,园内有五亩地的葫芦种植区可供参观、了解,还设置了葫芦制作区,游客可以亲自烫刻出自己的葫芦作品。

  每到周末,葫芦园就挤满来自全疆各地前来参观、烙画的小朋友,陶延山也会耐心地给孩子们指导讲解,因此孩子们都亲切地呼唤陶延山为“葫芦爷爷”。

  6月13日,呼图壁游客张丽和朋友一起来到葫芦园参观,“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还能了解葫芦的品种,甚至还可以通过烫刻葫芦来锻炼孩子们的耐力。”张丽说,她打算周末带着孩子再来一次。

  “葫芦谐音‘福禄’,本身就具有吉祥的意思,而葫芦烫刻创作技法,磨炼的是耐力和毅力,追求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也是葫芦烫刻所传递的精神之一。”陶海滨说,开设葫芦园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葫芦,让葫芦文化真正印入孩子们的心中。 

  放弃自己原本的事业,潜心投入葫芦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时至今日陶海滨都未曾后悔,“父亲坚持了大半辈子的事情,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而且父亲还是葫芦雕刻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子女我们更应该坚持下去。”陶海滨说。

  目前,葫芦园开设了葫芦雕刻、葫芦彩绘、葫芦烙画等技艺课程,在父亲的指导下,陶海滨精心打造着乡村创客葫芦园,父子携手共同传承葫芦雕刻技艺。

  “我们乡村创客葫芦园后期将打造成一个以儿童亲子体验为主的综合性休闲园,游客在这里能进行葫芦种植、葫芦认养,还有民俗展示、餐饮等,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葫芦的雕刻技法,让葫芦文化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陶海滨说。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