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看亮点】塔城地区:“铁牛”下地镰刀“下岗”

2019年06月17日 10:07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陈晨报道)“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这个顺口溜是目前塔城地区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的真实写照。

  目前,塔城地区880万亩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

  47岁的管积塔是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肯杰拜村的种粮大户。“我家种了2000亩小麦和玉米,播种、田管、收获全都由农业机械操作。现在,我们告别了收获庄稼镰割、肩扛、牛拉的历史。有了农机这个‘田保姆’,我当上了‘甩手掌柜’。”6月3日,说起这些年来种地的变化,管积塔满脸带笑。

  塔城地区是自治区小麦、玉米、棉花主产区。如今,在塔城地区像管积塔一样享受到农机化便利的农民有10万多名。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塔城地区农机装备实现了美丽蝶变。自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开始实施以来,国家累计给塔城地区投入补贴资金11.5亿元,自治区投入1220万元,县(市)投入1685万元,共补贴农机具5.6万台(架),带动当地群众在购置农机上投入41.3亿元。通过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促进了该地区农机化装备快速提升。目前塔城地区农机总动力247.22万千瓦,农机具保有量18.42万台(架)。

  每年粮食收获的季节,塔城地区会有上千台收割机驰骋在田野上,小麦收获期由从前的1个月缩短到10多天,有效避免了过去因天气变化造成的丰产不丰收现象,不仅为秋粮生产赢得了宝贵农时,而且奠定了该地区自治区粮仓地位。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塔城地区土地流转加快,助推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全地区有300万亩耕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农田地块成了种养大户、种植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企业等眼中的“香饽饽”;而放下锄头的4万名庄稼汉,纷纷变身为工人或个体工商业者。

  农机跨区作业是塔城地区农机系统近年来的又一个壮举。从2015年起,塔城市博孜达克农场拜格托别村春萍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除对本村1.5万亩耕地进行农机作业外,还远到尉犁县的肖塘地区管理委员会、塔里木乡等地对棉花地开展作业,深受当地棉农好评,每年作业量三四万亩。

  2016年3月,不满足于本地作业的沙湾县金沟河镇宋圣宫村的宏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本县4家农机合作社以及2家农业合作社,成立了沙湾县农科金岳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从成立时开始,联合社为五家渠市的5万亩棉花地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至今。今年3月,联合社还在疏勒县塔孜洪乡成立南疆分社,为塔孜洪乡近3000亩棉花、玉米地提供服务。

  塔城地区持续进行土地整合和土地流转,推动了全地区农机社企联盟、社社联合。目前,全地区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96家,有5家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有9家被评为“自治区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就要发展现代农业,这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塔城地区农牧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柳方勇说,“塔城地区农机系统正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智慧农业建设、‘互联网+农机’,加快建设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机械化。”

[责任编辑: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