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打通基层治理的“血脉经络”

2019年06月26日 10:19   来源:新疆日报

  ■在由传统治理方式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型的今天,在基层治理上如何打通“血脉经络”,如何对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以治理思维的大转变和治理资源的大统筹,实现治理效果的大提升。

  □言 之

  说起基层治理,人们常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其复杂与不易。这其中,是用“线”来穿“针”,还是用“针”来引“线”,往往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与能力。

  在处理“线”和“针”的关系上,昌吉回族自治州可谓作出了有益探索。

  据报道,昌吉州以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全州推行“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实现“一门”受理、“一单”调度、“一队”执法,着力破解街道“看得见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治理难题。

  多年来,条块分割、责大权小、碎片运作等体制机制问题,始终是困扰基层治理的瓶颈。昌吉州“派单接单”机制作为治理方式的变革,正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而实质是对基层的一次赋权:赋予基层对相关重大事项的建议权、对综合性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督办权、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情况的考核评价权。

  思路一变天地宽。从实践效果来看,“派单接单”机制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和行政“条块重构”,不仅解决了一些单位各吹各号、各唱各调、配合不力和出现情况相互推诿等问题,而且促进了部门、单位之间由单打独斗走向协同联动。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机制通过赋权实现了为基层赋能: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基层干部为民办事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的烦心事少了,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更融洽了。

  如果我们打开视野,就会发现昌吉州的“派单接单”机制,同北京市大力推行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相比,在内在机制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所指出的:北京市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事,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

  比较可以发现,北京市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与昌吉州的“派单接单”机制,都坚持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作用,都坚持以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工作导向,都坚持强化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都坚持发挥督导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都坚持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等。这些有效做法为我们答好基层治理这张考卷提供了有益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市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基层治理探索上具有独特的亮点。比如在力量下沉方面,做到执法力量到综合执法平台“报到”、街道干部任街巷长到基层“报到”、驻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通过“周末卫生大扫除”组织党员干部到现场“报到”。北京市探索出的4种“报到”形式,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注入新内涵。另外,在强化党建引领、治理资源整合、经验试点推广等方面,北京市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也颇有可学之处。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由传统治理方式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型的今天,在基层治理上如何打通“血脉经络”,如何对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以治理思维的大转变和治理资源的大统筹,实现治理效果的大提升。

[责任编辑: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