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道德模范马丁别克37年公益路

2019年07月10日 09:47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费璇报道)刚刚评为自治区乐于助人道德模范的马丁别克·木拉提汉今天一回到富蕴县,就开始准备接下来的爱心宣讲。57岁的他从事公益事业37年,“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了很多荣誉,从不停下公益的脚步。

  “退休不退色,离岗仍在党,我现在做的事情还太少,我要做的事还很多。”马丁别克说。

  父亲救少年影响他走上公益路

  27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马丁别克的父亲在牧道发现一位十几岁的少年晕倒在路边,赶忙送到县医院抢救。小伙子名叫王勇,重庆开州区人,只身一人来到富蕴县打工。看着王勇无助的眼神,父亲决定收养他。

  1999年,父亲去世,作为长子的马丁别克接过父亲的任务,继续照顾王勇。马丁别克说:“父亲临终前交代给我三件事,第一件是给弟弟找一份工作,第二件是帮弟弟找到亲生父母,第三件是帮他成家。”

  马丁别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王勇的家人。2000年,王勇的母亲看到了登在报纸上的《寻亲启事》,分离十年的母子在马丁别克家团聚。王勇随母亲回到家乡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马丁别克说:“2008年5月12日,我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立即打电话,但联系不上弟弟。几天后,我才得知他的父母在地震中去世了,只剩他一个人了。我给他寄了路费,让他回到富蕴县来生活。”

  马丁别克帮助王勇在富蕴县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还帮他找了个不错的女朋友。痛心的是,不久王勇因公去世!

  “弟弟去世了,但是这份感情真真切切,我要父亲留下来的爱传承下去。这成了我做公益事业的根本动力。”马丁别克说。

  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困难群众37载

  从自1982年参加工作起,马丁别克开始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我把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工资,捐给了家里困难的学生。”马丁别克说,小时候家里比较穷,多亏了乡亲帮助才完成学业。自己有了经济能力,就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每个月都要拿出一笔钱帮助学生,我说,这么多人你哪能帮得过来,他说,能帮一点是一点。”沙吾列提说,时间长了,看到孩子们继续上学,看到丈夫脸上的笑容,自己也被感染了。

  2010年,马丁别克把一笔1.58万元奖金资助了富蕴县高级中学10名家庭贫困学生;2012年,他帮助4名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阿依登·艾山家生活困难,马丁别克了解到他想开凉皮店没有资金、也不知道怎么办手续的事情后,详细为他讲解政策,帮助他申请到了小额贷款,凉皮店开张了。阿依登说:“我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了,我忘不了马丁别克的帮助。”

  2012年12月,工龄满30年的马丁别克申请了退休,那年他刚被评上“全国税务系统身边的好税官”。朋友劝他少操点心,他笑笑说:“工作大家都能干好,我可以专心做公益了,我要做得更多更好!”

  2013年6月,马丁别克成立了马丁别克爱心救助协会,他捐出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还向全县的先进模范发起倡议,动员大家参与进来。转眼6年过去了,协会从起初的3人发展到176人,成员遍布全疆各地。“救助协会还吸引了许多农牧专家,为农牧民做技术指导,协会能做的事情更多了。”马丁别克说。

“马丁别克”爱心救助协会富蕴县幼儿园捐助文化用品。(图由本人提供)

  “爱心宣讲团” 正能量满满

  不以善小而不为,这是马丁别克的座右铭。他一有空就开着车到乡村转悠,随身带一个小本子记各种情况:交不起学费的、生病的、残疾的、想创业的……他把情况带到协会会议上,让大家讨论决定具体帮扶措施。

  马丁别克还发动会员们组成了一支充满正能量的爱心宣讲团——马丁别克爱心宣讲工作室。宣讲团聚集了民族团结模范、爱心人士、致富能手、文化能人等,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民族团结故事等宣讲到富蕴县角角落落。富蕴县艺术团退休干部霍一清是宣讲团主要成员,他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觉得特别荣幸。”

  “他们的宣讲有演唱、有弹唱,故事都很感人,道理都很接地气,我们还了解到很多政策……”21岁的富蕴县居民善多·巴特尔这样称赞宣讲团。

  马丁别克毕业于武汉高校的女儿美如叶提是阿勒泰地区公路管理局一名公务员,也是“爱心救助协会”的主要成员,工作之余经常和父亲一起宣讲。“我从父亲身上深切感受到公益的好处,我要把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美如叶提说。

  目前为止,马丁别克爱心救助协会成功募集到近30万元,帮助了100余名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举行爱心宣讲近300场,听讲干部群众超过6万人。马丁别克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鼓足了劲儿讲述身边的变化,让爱国主义热情越来越炽烈。”马丁别克说。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