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作家凌力 《少年天子》是她文学生命的墓志铭

2019年07月19日 10:18   来源:北京日报

  去年7月18日8时许,著名作家凌力因病逝世,享年76岁。一年后的昨天,由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凌力先生追思会”在京举行,文学评论家、作家、出版人用亲切的回忆和激情的评论,还原了离我们远去的作家凌力。

  凌力著有长篇、中篇小说、散文随笔500余万字,她的作品被誉为“长篇历史小说之冠”,对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暮鼓晨钟》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45周年征文佳作奖、国家图书奖一等奖,《梦断关河》获首届老舍文学奖、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

  文学评论家张炯认为,凌力的历史小说在真实性的追求中还体现了作家强烈的主体意识,注入了她对历史的反思和独特的见识,这些令其创作别具一格。文学评论家谢永旺说,凌力没有一部作品是重复前人的,也没有一部作品是重复自己的,她每部作品都有新的描写领域,也都在思想地界上有新的开拓。文学评论家孙郁所言颇有总结意义,“她是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有创造性、有巨大想象力的作家,她不断用自己的知识、情感以及生命体验,将传统的历史知识加以陌生化。”在孙郁看来,这就如同博尔赫斯所说的莎士比亚是在用一种仿佛陌生的英语写英国故事一样。

  凌力给人留下的亲切回忆不可磨灭。作家陈建功回忆,凌力曾用门头沟珍珠湖里的河蚌和自家小院种的韭菜,加上红辣椒,做了满满一盆菜,还用湖里下网捞的河虾做虾饼。“我没有想到,写出这么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的凌力,也这么会生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回忆,凌力能脱口而出担担面的二十多种调料,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了解令他佩服。

  作家刘恒也是电视剧《少年天子》的导演、编剧,他的一席话带着伤感。他说,《少年天子》里面的文字是凌力生命的墓志铭,既是她文学生命的墓志铭,也是她肉体生命的墓志铭。他回忆起初见凌力的时刻,“她说话会脸红,有一种神秘感。”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刘恒发现在她柔弱、温和的外表下面藏着巨大伤感,“我最初不明白这个伤感,但是我看了她的小说《少年天子》之后明白了。”

  凌力的家人谈及她人生的最后阶段。她虽只能通过眨眼交流,但仍和儿子一起看足球世界杯,猜比赛结果。她的乐观与坚强深深地感动了家人与朋友,她的音容笑貌也永远印刻在大家的脑海中。(记者路艳霞)

   

[责任编辑:侯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