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来就是一辈子:耄耋沙海老兵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9年07月31日 09:47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代筱晔 喻义昌 通讯员刘刚峰 靳超杰摄影报道)“报告司令员,您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这句话至今还常常出现在杨世福的梦中。

  前段时间,杨世福受邀参加在乌鲁木齐市和平都会影院举行的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进军和田》的首映式后,杨世福又做了那个梦。在梦里,他重新回到了当年自己和战友们和平解放和田的那一刻,听到了那久久回荡在空中的呐喊声。

  70年过去了,曾经跟随部队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少年杨世福,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今年92岁的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1949年参军,并于当年随部队进军新疆。和平解放和田,就地转业扎根新疆、屯垦戍边……他和万千沙海老兵一起,在祖国西北边陲顶风雪尘土、冒严寒酷暑,把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脚下的土地。

  近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迎宾路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兵杨世福。

沙海老兵杨世福。

  接到命令: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

  “我是四十七团的人。”杨世福说。

  四十七团,前身是一支曾在我军编制序列中以能征善战而闻名的英雄部队。解放战争中,是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五师十五团,在西北战场上屡建功勋。新中国成立前夕,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进军新疆。

  “1949年11月底,我们走了一万多里路到达阿克苏。部队休整时,接到上级发来指示:‘和田的国民党军官正策动武装叛乱,王震将军命令火速进军和田’。”杨世福说,去和田有三条路可以走,两条路好走,但路程耗时至少需要一个月,为抢时间,部队决定横穿沙漠直入和田。

  在他们面前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当地百姓口中,那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

  “战士们热血沸腾、士气高涨,都想早点解放和田,就是‘死亡之海’也要闯一闯。”每每回想起那段历史,杨世福的脑海中就会跃然升起那片望也望不到边的沙海。进入沙漠的第三天,很多战士脚上的胶鞋就被砂石磨出了洞,沙子混进鞋里,把脚磨出泡磨出血,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战士们脱掉鞋子,赤脚踩在沙地上,12月初的沙漠里,每踩一步都是沁心的凉意。

  但这都不算难,最难的是部队进入沙漠的第七天,连续行军12小时,也没找到一滴水。战士们各个嘴唇干裂,不敢张嘴,稍一使劲就流血。喉咙干得冒烟,杨世福学其他战士,吸着嘴唇上的血润喉,实在渴得没办法,战士们只能喝马尿坚持前行。

  熬过了极度缺水、赤脚前行和黄沙漫天的沙尘暴,战士们连续跋涉15个昼夜,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行程达790公里。

  12月22日清晨,杨世福和1800余名战士一起进入和田古城,和田得以解放。“当时,和田的各族群众都涌上街头,欢迎解放军官兵进城。”时至今日,那片喜气洋洋的欢腾景象还印刻在杨世福的脑海中。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特别通令嘉奖:“十五团进驻和田,冒着天寒地冻,漠原荒野,风餐露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行军记录,特向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新疆的光荣战士致敬。”

99岁的沙海老兵刘来宝老人和家人的合影。

  脱下军装 扛镐推犁 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

  “当时,十五团一营修公路,二营在洛浦县开荒,三营在墨玉县开荒……”杨世福回忆,当时一道“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的命令,让十五团的官兵在新疆扎下了根。

  就这样,十五团驻和田的官兵在沙漠里开垦出了五万亩农田和数十个牧场。1953年,十五团留下一个营,在昆仑山下屯垦戍边,杨世福就在其中。

  他回忆说,从1950年开始,部队就一直在从事农业生产,接到集体转业命令后,他们将开垦好的耕地交给地方,随后立即开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继续创建家园。

  “没有房住,就挖地窝子;开荒种地,没有牲畜,就人拉犁耙;没有工具,就自己做扁担、编筐子。战士里学过木匠的就去制犁开地,学过铁匠的就去打铁造镐……”杨世福回忆起那段过往时,笑容爬上了嘴角,虽然那时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手上打满了血泡,但对于他来说,那是一段幸福的过往,是亲手建造自己家园的无上荣耀,“大家没有丝毫怨言,抢着干争着做,热情高涨。”

  战士以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战天斗地,铸剑为犁,风餐露宿、挖渠引水、开荒造田、架桥修路、植树造林,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屯垦戍边,唤醒了亘古荒原。

  杨世福说,2017年他和几位沙海老兵曾一起重走老兵路,回到四十七团。如今的四十七团不再是以前的草坝子房、平房,处处楼房林立,马路宽阔。

  “看到这些,我很想跟那些曾经奋斗在这里,如今消逝在岁月中的战友们说,咱们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如今都有了成绩,子孙后代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好的奖状。”杨世福说。

92岁的董银娃老人,一家四代人扎根和田,建设边疆。

  献完青春献终身 献完终身献子孙

  一边翻看面前几大本旧相册老照片,杨世福一边回忆着过去。“这张照片是1954年我和战友的合影,那时候还没转业,我们还穿着军装;这是战友1953年和他爱人结婚时拍的照片,送给我们留念,这后面还写了赠语……”虽已年过九十,但他的记忆没有丝毫偏差,那段岁月于他来说,如同刻进骨髓一般。

  的确,他的一生跟四十七团紧紧连在一起。1949年,杨世福随部队进新疆,1955年随部队集体转业,历任四十七团畜牧场场长、畜牧连出纳等职务,1984年1月,在四十七团光荣离休。他的4个子女也都生于四十七团,并生活、工作在四十七团。

  “我的父亲就是沙海老兵,我从1998年从事老干工作就和老兵们打交道,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他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年59岁的舒万福是四十七团敬老院的院长。他说,如今沙海老兵只剩下3人,除了杨世福老人,还有99岁的刘来宝老人和92岁的董银娃老人,虽然当初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800余名官兵已经寥若星辰,但那份沙海老兵的精神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儿女。

  “我从小就听父亲讲他们进疆、垦荒戍边的故事,他们为这片土地奉献了终身,我们作为他们的子女,要传承这种精神,扎根边疆,建设家园。”董万新是沙海老兵董银娃的小儿子,他们一家四代人扎根和田,建设边疆。

  今年32岁的张媛是四十七团老兵纪念馆的讲解员,数年如一日地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老兵的故事,为的就是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知晓老兵精神。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团场子女,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我们从小就听着老兵的故事长大,我们尝过生活在团场的艰苦滋味,也享受到兵团建设越来越好的福利。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兵团建设越来越好离不开一代一代人的付出。”张媛说,2003年,她从广州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四十七团参加工作,慢慢体会到父母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己肩负的使命。

  和每一个沙海老兵的家庭一样,一代一代的兵团儿女在父辈“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精神中,用青春和热血建设着美丽新疆和魅力兵团,将沙海老兵精神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