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发展成就巡礼·乌鲁木齐篇】谱写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9年08月10日 11:2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春华报道)8月6日,新疆铭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检验员艾丽菲热·安尼瓦尔拿起一款刚刚完成表面组装的手机产品,仔细地检查是否有偏移、浮高、缺件等现象。20秒后,这款手机产品将继续出厂前的剩余程序。

  2019年2月25日投产至今,该公司生产的手机已突破50万台,远销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铭威的快速发展是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大力调结构、转方式,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鲁木齐市牢牢抓住稳定红利持续释放的有利契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撬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A 工业转型升级 步伐快

  上海大众、三一重工、东风汽车、中国重汽等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企业扎堆入驻,形成以冶金、风电装备、汽车制造、轨道装备、工程和农业机械制造等为支撑、门类相对齐全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4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来都不缺少经济亮点。

  原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任管委会主任毛旭珍藏的一张照片显示,26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空旷的工地,横幅上“学一流速度、创一流质量”的字样很清晰。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头屯河区)在发展历程中所凸显的一流速度、一流质量,也是乌鲁木齐市坚定不移发展工业经济、全力以赴促进工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长久以来,基本以原材料和能源产品生产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总体带动能力有限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乌鲁木齐市的工业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鲁木齐市持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着力提高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滋养工业之“根”。出台《乌鲁木齐市振兴工业经济17项政策措施》《关于加快乌鲁木齐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市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8—2020)》等一系列扶持引导政策,伸展工业之“叶”。以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经开区(头屯河区)、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通过积极推进创新创意小微企业园、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等14个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繁茂工业之“林”。

  枝繁叶茂的工业之“树”下,是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新机遇。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加速转型升级,瞄准汽车制造、风电等行业,扩大高附加值的板材、型材等产品的生产。今年上半年,共产铁262万吨,产钢275万吨,产材26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05.8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7%、10.6%、12.3%和20.69%。

  从最初每年只有1500吨多晶硅产量的小厂,到具备超7万吨高纯晶体硅生产能力,今天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转型升级中华丽转身,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利用原有设备通过工艺技术革新提升产能,提高核心技术转化率,不仅实现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的提档升级,而且基本实现了绿色环保、清洁生产。

  B 创新撬动发展 动能强

  南湖南路188号,见证着乌鲁木齐市重视科技创新的历史。

  1992年,科教兴国战略的号角响彻大江南北,乌鲁木齐市迅速作出响应,召开全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动员大会,成立科教兴市战略领导小组和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乌鲁木齐电视台第一期《科教兴市》栏目就诞生在这里。

  今天,这个栏目仍然活跃在荧屏上,而流淌在这座城市血液中的创新基因,已成为乌鲁木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8月3日,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制剂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祖卡木颗粒。早在2015年,祖卡木颗粒就已经走进了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市场。近几年,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研发投入超过公司销售收入5%,并建立了自治区级维吾尔药创新开发技术中心,研发实验室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今年公司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

  日益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大企业迈入发展快车道,中小微企业也成为乌鲁木齐市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红利的受益者。

  7月3日,“红山科技创新券”申报管理服务平台启动上线,为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牵线搭桥。截至8月5日,创新券申领审核企业达266家,入库专业服务机构124家,企业申请领用额度已达2000多万元。新疆丝路国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这几年,乌鲁木齐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为企业大胆创新解决了后顾之忧。今后我们还会加大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智能学习和点读设备的科技含量。”该公司总经理龚胜涛说。

  乌鲁木齐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培育、激励、服务功能,在创新人才、创新投入、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组数字最能反映成绩。2018年,各类新型孵化载体空间入驻小微企业11292户,累计毕业企业977户;培育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7户。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以企业为主体的自治区级(含)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到64家。

  C 微观主体减负 活力增

  8月6日,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链氨基酸生产线上,两个巨型吊瓶模样的烘干器外表锃亮,工人正在智能控制器上进行操作。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

  如今,活跃在各个领域的民营经济,已成为首府发展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38.1万户(企业12.7万户、个体25.4万户),占全疆市场主体总数的21.7%。

  为了下活这盘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乌鲁木齐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在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的困难,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被一一打破。

  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稳定性差等问题,一直都是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症结。得益于乌鲁木齐加快建立和完善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献忠的难事解决了,“幸亏高新担保公司和工商银行有银担业务合作,解决了担保难题,1000万元的贷款一个星期就到账了,而且利率还很低,给我们帮了大忙!”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乌鲁木齐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306.0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174.06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18.77亿元。

  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民营企业发展“解渴”。而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不仅让民营投资关卡多、手续杂、费时长成为历史,还大大降低了民营经济发展成本。

  8月2日,乌鲁木齐君联海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刘静在网上信息平台变更完经营范围后,8月6日就在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

  “以前单单变更经营范围这一项,就要跑两三趟,手续多,要准备的材料也多。现在我最多跑一趟就能把事情办完,太方便了!”

  “放管服”改革让民营企业朝气蓬勃,良好的营商环境犹如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雨露,正在使民营经济在改革的春风中不断成长!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