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 · 创富故事】一碗面的经营之道

2019年09月02日 10:3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报道)一碗手工臊子面,赵进财做了24年。

  如今年纪大了,有朋友劝他:“擀面太费劲,不如换成机器面,省事还挣钱。”赵进财怒了,“来店里的顾客都是冲着手工面来的,80%都是老顾客,我不能伤了他们的心。”

  8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揽秀园西街的网红店——天水手工臊子面店,店主赵进财正忙着招呼顾客。这家店面积不大,却坐得满满当当。店门口风扇一直在转,旁边还开着冷风机,即便如此,因为忙碌,赵进财的脸上还是出了汗。早上5时30分起床一直到晚上11时,这样的忙碌是赵进财的工作常态。

  赵进财早些年当过兵,退伍后回家种地,后来从家乡奇台来到乌鲁木齐闯荡。

  1995年,赵进财在红山转盘附近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店面,卖起了手工臊子面。他说自己只会做面,不会干别的。

  然而,这一开始就再也没停下。

  24年间,从最初的一碗面3.5元到7元再到现在的15元,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赵进财店里的臊子面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一直坚持手工擀面。

  “年轻的时候一天可以擀3袋50公斤装的面,现在不行了,一天擀一袋就不错了。”赵进财笑着说,每天他擀面,媳妇切面,切多宽都是有讲究的。

  因为是纯正的手工面,味道也不错,赵进财开店后生意一直很红火,赶上饭点还得排队。他也想过扩大经营,开连锁店,可想了想又放弃了。“店开起来了,谁来擀面?别人擀我不放心,害怕顾客吃不习惯,最后还是砸了自家牌子。”赵进财说。

  顾客的认可是赵进财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事。他告诉记者,去年店面搬迁,很多老顾客都不知道,刚开始两个月几乎没啥生意,赵进财想了个土办法。

  每天早上,他就到原店面附近转悠,“自己给自己做广告。”赵进财说,很多熟人都会问他店还开吗?在哪儿?最终效果很好,当天中午生意明显好转。赵进财坚持走了一周,老顾客陆陆续续都来了。

  在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不时有客人光临,赵进财起身去后堂煮面。取面、开火、煮面、浇汤……整个过程大概要5分钟。“这是今天的第三锅臊子汤,是用牛骨头汤熬制的。”赵进财说,牛骨头汤是借鉴别人的经验。

  原来,日常工作中,赵进财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他一听说哪里有好吃的面,一定要过去尝尝,遇到味道好的,他就主动向老板请教,用牛骨头熬汤就是这么来的。“牛骨头熬汤很香,再配上手工面那才攒劲。”赵进财说。

  一碗面,做了24年,为了让顾客吃得舒心,55岁的赵进财坚持手工擀面。他说现在一年能挣15万元左右,谈不上“大富”,但自己很知足,未来只要能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