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 · 第一观察】牧歌昭苏的美丽实践

——昭苏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观察

2019年09月02日 10:34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白之羽 加孜拉 · 泥斯拜克报道)伊犁的夏天是绿色底色上绘就的美景,而其中的一抹鲜亮一定属于昭苏。

  2016年,昭苏县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录。经过3年的努力,如今这块1.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与疆内其他5个县级单位一道,成功跻身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名单。

  旅游业是幸福的产业,一边是游客的消费体验,另一边是地方的经营发展,两者的共同需求打下了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更描绘出无数参与其中的个人与家庭的期待和未来。

  走过3年时间,走进今天的景区和街头,昭苏旅游业正显露出新的模样。

  核心景区强支撑

  想要在昭苏的旅游版图里寻找最亮眼的痕迹,距离县城70公里的夏塔景区是毫无争议的选择。

  峡谷、高山、激流、冰川……从外表来看,夏塔有着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极致风光。不过,如果稍微费费心思上网查一查眼前的这条峡谷,那么玄奘曾经由此经过的故事就会勾起游人的兴趣,跃跃欲试也想走走这条“唐僧路”。

  “当初山里只有越野车能通行,也没地方住,游客来了看一看就得走。”回忆起10年前的情景,昭苏县全域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天明记忆犹新。从2008年景区启动开发至今,白天明一直守在这里,看着土路变成了砂石路、柏油路,支个板凳的收费处成了摆渡车的集散中心,更看着从过去一周等来零星几位客人到现在每天都有两三千人到访。

  除了夏塔,同样获得游客青睐的还有昭苏的马文化。作为“天马故乡”,这里有10余万优质马匹,有全国场地最大的五大赛马场之一,有从繁育到驯养、从观赏到竞技的全链条产业。

  天马文化产业园副总经理康祖良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园早已延伸出了多个精品项目。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骑马、看赛马和马术表演,还可以住在景区的酒店里,通过落地玻璃窗就可看到马儿在山坡吃草。“现在我们的暑期马术夏令营非常火爆,每年开班后很快就会满员。”

  其实,无论是夏塔还是天马旅游文化园,在旅游资源富集的昭苏,重点景区的建设始终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抓手。

  “按照‘超前谋划、重点开发、精品提升’的理念,加快夏塔景区、中央湿地公园、天马旅游文化园、小洪纳海草原石人、圣佑庙等精品景区建设。以夏塔为‘棋眼’,高标准打造精品景区。”昭苏县委书记张刚如是说。

  特色资源一盘棋

  尽管还在争创5A级景区,但在昭苏,旅游资源的开发真正形成了一盘棋,让游客们走进昭苏,处处是景。

  去年6月,衣克沙·吐尔逊回到了家乡昭苏,在夏塔景区从事讲解员工作。虽然日常的工作有些单调,但衣克沙心里却有着别的打算。“沿着夏塔古道一直走就是木扎尔特冰川,一路的风景远比摆渡车能到的地方美得多。”他想设计一条徒步线路,让更多人领略昭苏的美景。

  衣克沙的念头其实也是昭苏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为了让全域的风景变成实打实的旅游资源,昭苏县除了重点抓好精品景区建设和提升工作,还加强了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了龙头景区支撑带动、特色景区差异化发展、连点串线的规模化发展格局。

  如今,包括夏塔特色小镇、喀夏加尔民俗小镇、阿克达拉康养小镇3个特色乡镇和紫苏花海、万亩野生郁金香等景点在内的旅游资源,正进一步加大昭苏境内的旅游资源密度,形成旅游大环线3条、小环线12条。

  而在每天涌入昭苏参观游览的数万名游客舒适体验的背后,则是昭苏各类旅游硬件设施的同步提升。

  昭苏景区管委会主任温海霞说,目前,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中心和停靠点的快速布局让游客的出行体验更加顺畅,而包括星级酒店、快捷酒店、特色民宿、星级农牧家乐在内的接待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更是让游客“住得下、住得好”。

  而从更基础的工作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让昭苏“外快内慢”的格局逐渐成为现实:国道577线特克斯至昭苏、国道219线预计年内实现贯通;今年开工建设昭苏机场;强化景区班线和旅游观光线路建设,开通了旅游观光巴士、旅游专线公交、旅游客运班车……

  “现在道路方便了,景区硬件条件也更完善。游客们来到夏塔想住也可以,欣赏完美景想走的话我们还会推荐前往其他景区的线路和行程。”白天明说。

  于是,旅游不再有一定之规,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可快可慢、可长可短,大气的昭苏能给出每位游客心中的理想答案。

  服务监管两手抓

  250万人次,这是2018年昭苏的游客接待量。

  对于一个只有18.3万人口的边境县来说,密集人流的涌入一方面是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挑战。如何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仅决定了群众的当下收入,更决定了“牧歌昭苏”的长远发展。

  做好服务,管好市场,是昭苏给出的答案。

  在昭苏的角角落落,经常能看到一个二维码。扫开一看,是昭苏旅游部门打造的“智慧旅游·指尖畅游”服务平台。温海霞说,经过多次迭代,目前智慧旅游系统已经上线了网购景区门票、食宿预订、特产购买等功能。此外,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游客可以享受网上观光、人工咨询等覆盖全域的在线服务。

  近年来,为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昭苏全域旅游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生态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多规融合,形成了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城建围绕旅游美形象、林业围绕旅游出景点、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政法围绕旅游保平安的全域联动格局。

  其中,依托现代科技提升服务水平只是昭苏做好旅游服务的一个侧面,而更多的苦功夫则下在了背后。

  姬鹏程是昭苏县环境保护旅游联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前不久他刚刚处理过一起旅游投诉。“由于旅游旺季来临,饭店将打印菜单做了更新,墙面菜单还没来得及调整。有游客根据墙面菜单下单,结账后发现金额不对,于是进行了投诉。”姬鹏程说,考虑到店家并非恶意经营,执法大队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店家及时退赔,游客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投诉受理从定时定点到24小时随叫随到、投诉处理从手忙脚乱到专业规范……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旅游执法的基层工作人员,姬鹏程明显感受到昭苏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的大变化。

  “城市旅游形象的建立不是一时之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保障处处有风景的同时,让处处有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姬鹏程说。

  全民参与添活力

  “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使者”,在昭苏,这样的宣传标语不仅处处皆是,更已深入人心。

  7月27日下午,在昭苏县游客服务集散中心,39岁的志愿者热比古丽·阿布力孜正在给游客介绍县域内的旅游路线。如今,有上百名像热比古丽一样的志愿者活跃在县里,为来来往往的游客提供着贴心、专业的服务。

  全域旅游是各类要素集聚、各类产业融合、各行业参与的全新产业,是全领域、全民众、全产业、全要素同步发展的新业态。有姬鹏程这样的政府工作人员,有热比古丽这样的志愿者,有天马文化园这样的国有旅游企业,而更多的,则是依托全域旅游大平台大市场发展起来的民间经济活力。

  过去一个月里,乌尊布拉克乡63岁的牧民喀马勒·加汗一直在油菜花海为游客提供短时骑马服务,一天能赚两三百元。

  对于朴素的喀马勒来说,每天的期待就是天气更好一些,来的游客更多一些,自己的生意也能更好一些。但是,在“马厩里”民宿经营者张思琦眼里,每天被订得满满的客房,不仅是一种生意,更是一种事业。

  7月26日傍晚,刚办理完客人入住手续的张思琦一头扑进了电脑里,研究客人的旅游偏好、设计后续的旅游行程。张思琦盘算着,通过线路设计、产品开发、标准制定与协同经营,联合更多的民宿,让昭苏的民宿走上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只有实现民宿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通,让“住”成为“玩”的一部分,才能进一步提升民宿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记者手记】“处处时时人人”的昭苏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那么,不到昭苏,如何感受汹涌澎湃的全域旅游发展活力?

  在昭苏县域,美景值得留恋、风情值得体味,而全县上下携手打造全域旅游的努力同样值得关注。

  采访中,一位干部经常提起“处处时时人人”,这短短六个字指代的处处皆风景、时时有服务、人人都参与。或许这就是昭苏描绘全域旅游发展图景最生动的注解。(白之羽)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