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我家的变迁】昌吉一家三代农民:黄土地上写家史 日子越过越舒坦

2019年09月07日 13:34   来源:天山网

  九月的新疆,清晨多了一丝凉意。9月2日,天色渐亮,初升的太阳向大地洒下温暖的阳光,81岁的李宗义披了件薄外套走出屋子,在自家小院除草,摆弄菜苗。

  这是一位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农民出身的李宗义一辈子与小麦打交道。从牛马耕地、人力种植到如今的机械化种植、采收全覆盖,从单一种植小麦到如今延伸产业链发展面粉加工产业,从大集体生活顾及温饱到如今加入农民合作社当起“甩手掌柜”旱涝保收……

  对比往昔,生活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的农民李宗义的一家三代人,亲身经历时代变革,共同感受新疆粮食产业发展给小家带来的“幸福变化”。

李宗义老人一家的全家福。

  “种啥都是二牛抬杠”的大集体生活

  1938年,李宗义出生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与土地为伴的他早早便与父母一起参加农业生产。

  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得到消息的妈妈一直念叨着好日子就要来了。”这让李宗义印象深刻。

  “土地是自己的,当然更有干劲,只是家里孩子太多,这些地难以维持生活。”李宗义说,1970年,彼时已经成家并有了两个孩子的他听说新疆土地多,便带着一家人来到昌吉州奇台县半截沟镇投奔远房亲戚。

  初来新疆,李宗义一家的生活基本靠亲戚接济。家徒四壁,在那个年代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四口人“挤”在亲戚给他们腾出的一间小卧室内,没有家电、家具,唯一的家当是占了小屋近一半面积的土炕。

  “大家一起搞农业生产,只要能吃苦耐劳,就能多挣工分,我们夫妻俩肯使力气,至少能让孩子吃得饱。”李宗义的妻子周桂英回忆。

  “那个年代过的都是大集体生活。我们种植小麦全靠牛犁地,人就跟在后面撒种子,浇水都是河水,灌溉方式就是大水漫灌,也没有肥料,每年每亩地只能收二三百斤,收成好一点倒也能有五六百斤,但相比很多地方,我们的收成不算差。”李宗义说,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吃饱肚子每日辛勤劳作。

1974年,李宗义和妻子周桂英与孩子的合影。

  1996年家中花万元购置第一辆农用四轮拖拉机

  紧巴巴的大集体生活一直持续到1982年当地实行“包产到户”时结束。那年,李宗义一家六口人分到105亩土地。

  有了土地和宅基地,李宗义一家从亲戚家搬了出来,出力气盖了一间新的土房。这是一家人在新疆扎下的“根”。“当时我给家里围了个大大的院子,种些蔬菜自给自足,心里可美了。”回忆时,李宗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实际上,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虽有了安身之所,但李宗义家中的“硬件”还处于“低配”阶段。家中简单的家具是请木匠做的,至于电器,是一家人不敢想的“奢侈事”。

  扎下根,李宗义一家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日夜耕耘的土地上。

  “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这么多的土地哪敢怠慢,我把这些年种植小麦的经验总结出来。小麦长势倒是不错,但收麦子时巨大的人工投入确实为难,收麦效率也比较低。”李宗义介绍。

  一年耕耘,105亩的土地回馈给了李宗义500多麻袋面粉。那以后,家中不但有了余粮,李宗义的手中还有了些小钱,日子不再那么紧巴巴。

  经济条件的改善,让李宗义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慢慢提高。盖了第一间新房之后的几年里,李宗义与子女又陆陆续续盖了7间住房。从老房子的黑白电视,到1994年李宗义二儿子李永龙结婚时新房配置的彩电、冰箱、录音机、洗衣机,一家人的“家庭配置”渐渐升级。

  之后的几年里,李永龙也跟着父亲一起种植小麦。

  “若你让我说说这些年当农民的事,那我肯定要说的就是我家的第一辆农用四轮拖拉机。”李永龙说,如果说父辈们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式靠体力挣辛苦钱的农民,那他这一辈便是尝试靠机械化转型的现代农民。

  1996年,李永龙花10800元购置了家中第一辆农用四轮拖拉机。

  “当时村子里家里有条件的基本都买了,光我们村就大概有二三十家,不过这10800元对我家来说,还是挺多的,差不多是三年的家庭收入啊,真的是咬牙买的。”李永龙说,“为啥买?因为太好使了呗!”

  一亩地是10分地,用牛拉犁耕一个小时顶多犁两分地,用拖拉机犁地一小时十几亩。

  李永龙说,此后,家中的农机越来越多,从老式的农用拖拉机到新式拖拉机,再到购置了播种机、除草机。

家庭生活越来越好,李宗义和孩子们有时间会出去旅游。

  不用再下地 “甩手掌柜”腰包更鼓了

  如果说上一代农民借助新技术及机械化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效益,到了李晋这一代的农民,又开启了新的农民生活方式。“我家还出了一个‘甩手掌柜’。”李晋说。

  李晋,李宗义的孙子,在李家算是第三代农民了,不过农民身份对他家来说可不再是种地了。

  “我家的地全都流转出去了,妈妈在合作社的面粉加工厂打工,挣工资,我自己经营农资店铺,卖化肥,收购经济作物。”李晋介绍说,一亩土地租金450元,面粉厂打工月薪4000元,合作社每年收益二次分红18000元,再加上他卖农资的收入,一年下来,家庭收入很可观。

  如今,李宗义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和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2011年,李宗义和儿女们一起搬进了在村子里新修的140平方米、四室两厅的大房子。

  “姥爷家的房子格局和城市里的没差别,南北朝向,冬暖夏凉,家里冰箱、冰柜、电视机、洗衣机、电热水器一应俱全,室内室外都有卫生间,生活越来越智能。”李宗义的外孙女张玉说。

  2019年,李晋还给爷爷奶奶家铺设了地暖。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我们年轻一代靠着自己的双手奔小康,能让爷爷奶奶过着儿孙满堂的晚年生活,平时在家种种花草,和村里的几位老友约着一起去老年活动中心组织活动,我们很开心,也安心。”李晋说,“家里小辈也都约好了,我们都要带着家里老人出去旅游。”

  日头渐渐升高,家中小院的菜苗也已打理好。“老李,走喽……”家门口传来催促声。拿上二胡、弦子,顺着村内平坦的水泥路,看着路两侧挺拔的树木,一排排民房靓丽美观,李宗义和几个老伙伴一路哼着小曲儿向村中的老年活动室走去。

  (文/记者 刘一鸣 图/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