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教育工作者见证教育事业发展,演绎奋进之歌

执守一方园地 书写无悔人生

2019年09月10日 16:39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9月5日,吴怀峰为同学们介绍电磁相关知识。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王畅彤 刘薇 陈彦仿摄影报道)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乌鲁木齐,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执着地守着一方园地,在不同的时代,用同样的热血情怀,书写了无悔人生——

  新老教师说变化

  9月9日,在市第三小学,41岁的李静正与同事探讨着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谈到教学环境的变化,李静说,她1996年走上教师岗位,初到市第三小学时,学校只有一栋三层教学楼。2003年,学校新建了配楼,孩子们有了开展社团活动的新场地,原本坑洼的操场铺上了塑胶,而让她感触最深的则是教学设备的更新。

  李静回忆,过去教学工具多是挂图,后来有了投影仪,如今班班有电脑。

  “现在的教学环境真的太好了!”回到学校参观,市第80中学退休教师辛国秦一个劲儿地感叹。

  学校的青年教师、30岁的李永洁给辛国秦展示了校园里的各种多媒体设备,并告诉他:“如今,乌鲁木齐中小学教室里已陆续换上了电脑、数码白板等科技设备,老师们通过PPT、视频等方式,让教学更为生动高效。”

  73岁的辛国秦回忆说,1970年他刚任教时,教师一人要教好几个科目,教具都要靠自己动手做。现在校园中电脑、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在当年真是想都想不到。

  薪火传承促成长

  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老师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市第13中学数学教师张清华有30年从教经历,如今她依旧记得自己初次踏上讲台时的青涩模样。

  “当时很紧张,也不知道该怎么设计课程。”张清华说,新教师一入职,学校都会安排师傅带徒弟,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张清华说,在市第13中学,每周二和周四下午,会分别进行文理科的教研讨论活动。有时老师们会拿出一道题,大家探索出多种解法,总结出学生最容易接受、理解的讲课方式。

  时至今日,张清华已成为资深教师,而师徒帮带的传统,也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在各中小学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播种希望盼高飞

  乌鲁木齐中小学教育水平日益提高,教与学的关系不再拘泥于课本,越来越多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能力。

  9月5日,在市第一中学高一(17)班物理课上,班主任吴怀峰正为同学们介绍电磁相关的知识。通过延伸,吴怀峰为同学们介绍了5G、载人登月等科技前沿知识,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投身到建设科技强国中去。

  “课堂生动有趣,知识点丰富,善于激发大家的联想。”这是同学们对吴怀峰的评价。

  吴怀峰说,很多中学生对于未来的人生路并没有明晰的概念,作为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发掘同学们潜在的素质和能力。

  乌鲁木齐教育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战线,教书育人,见证着乌鲁木齐教育事业的发展,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奋进的故事。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