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 奋斗新时代——我家的变迁】可可托海:矿区变景区 生活节节高

2019年09月11日 10:47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索蓉芝报道)“各位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也是我的爷爷、爸爸以及我,一家三代人工作、生活的地方……”9月3日,面对一批刚刚抵达景区的游客,谭胜利骄傲地讲解着。

  今年33岁的谭胜利是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运营部经理,闲暇时,他会“兼职”去做讲解员,为游客讲述第一代矿工如何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在露天矿山手选矿石、肩挑背扛的创业故事。

  在谭胜利的讲解中,他喜欢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几十年来的变化,谭家三代人的生活也随着可可托海矿山的变化而变化。

  因矿而生

  肩挑背扛艰苦奋斗

  上世纪30年代,可可托海还是一片原始牧区。1935年,一个世界级的“礼帽”状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浮出水面。仅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就蕴藏着锂、铍、钽、铌、铯等84种稀有矿物,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1952年,谭胜利的爷爷谭启业27岁,已在山东成了家。他听说在新疆的生活会好些,就带着妻儿几经辗转到可可托海镇投奔亲戚。

  1955年,可可托海矿区全部企业直属中央管理。可可托海兴起了“采矿热”,谭启业也顺利地成了一名矿工,主要负责从山上往山下运输矿石。他和工友们把矿石装到爬犁上或筐里,再用马、毛驴或者自己肩挑背扛送下山。

  在谭启业等第一代采矿人的共同努力下,稀有金属铍、锂、钽、铌等矿产品源源不断地被采掘运出。可可托海出产了我国已知17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0多种,曾为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发展提供了珍贵原料,三号矿脉也因而被称为“功勋矿”。

  因矿而兴

  曾经“西部小上海”

  1980年,谭胜利的爷爷谭启业退休时,父亲谭长春当时是可可托海矿务局的一名民警。今年61岁的谭长春回忆,他小时候家里人能吃饱饭,但生活并不富裕,“那时我没穿过新衣服,都是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

  谭长春回忆道:“我在地窝子住到参加工作,结婚是在土房子里。当时一间约35平方米的土房里,几张板子将空间分成卧室、厨房、客厅,一家6口人都住在一起。”

  谭长春刚工作时,一个月工资70元。没多久工资就涨到了100多元。“发火柴、肥皂、糖果……那时单位效益好,啥都给我们发。”谭长春语气里带着骄傲。

  1999年,单位给谭长春分了一套福利房。“这是我们第一次住楼房,全家人都激动坏了。”谭长春说,“楼房集中供暖,再也不挨冻了。”

  因矿而兴,可可托海的繁华为其赢得了“西部小上海”的称号,从这里走出一批地质、采矿、选矿、水文、电力等领域的带头人,矿区也向全国各地输送各类人才1615人。

  因矿重生

  老矿区变身新景区

  随着市场需求、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可可托海的矿业渐渐走向衰落。

  2011年,谭胜利复员回到可可托海,成为一名宣传干事。

  2013年,可可托海矿区被国家确定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建设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六大类50项工程。可可托海通过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措施,逐渐将老矿区打造成景区,成为一张旅游“新名片”。

  可可托海矿区企业积极转型,成立旅游公司,把矿山改造为旅游景点,重点开发工业遗迹旅游和红色旅游,让“矿三代”谭胜利和他的工友们成功转型为旅游从业人员。

  这两年,谭胜利组建了家庭,还在可可托海镇买了面积更大更舒适的新楼房。父亲谭长春也与老伴在当地经营起了一家照相馆。

  “当年的矿洞已变为探险者的乐园,选矿厂成为红色教育基地,通行矿车的老木桥迎来众多摄影爱好者。”谭胜利说。

  截至8月31日,可可托海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170.79万人次,同比增长53.28%,实现旅游总消费23.13亿元,同比增长68.43%。

  谭家三代人的故事只是可可托海变迁的一个缩影。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有这样一段话:“阿山有情,额河不老。那曾鲜活的话语,那曾传奇的故事,正在新时代的呼唤中款款走来,接续传承。”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