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纵深】昆仑山下育桃李

2019年09月11日 11:0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赵西娅摄影报道)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的策勒县气候干燥,一年有200多天是浮尘天气。在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一批批高校学子、有志之士通过特岗教师招聘、援疆支教等形式,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各地而来,在沙漠绿洲播种希望。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其中几位教师,聆听他们扎根边疆、教书育人的故事。

  蒙敏

  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9月1日,是策勒县策勒乡中心幼儿园开学报到第一天,6岁的祖力皮亚·亚森远远看到蒙敏后,撒开妈妈的手飞跑过去,一头扑进了蒙敏的怀里。“老师,我想你了!”祖力皮亚撒娇地说。

  “长高啦,长胖啦!”抱起祖力皮亚,蒙敏脸上乐开了花。西安姑娘蒙敏圆脸盘,爱笑、能歌善舞,是幼儿园大(3)班47个孩子心中的“小太阳”。

  走进策勒乡中心幼儿园,活动室、舞蹈室、卫生保健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活动区,小朋友们在滑梯上开心玩耍。“我们乡村村都有幼儿园,孩子们入园不花一分钱,家长们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早早接受学前教育。”蒙敏拉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

  2017年10月,蒙敏刚从渭南师范学院毕业。了解到和田缺老师,抱着“看一看”的想法,蒙敏和其他几个同学来到了策勒县。

  “一室一厅,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全配齐了,就连牙膏牙刷这样的小物件也为我们准备好了。一些家长听说来了新老师,也过来看我们,很暖心。”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热情深深打动了蒙敏,她决定留下来。

  教学中,蒙敏摸索出故事类、儿歌类、词汇类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不会说到主动说,经过两年的努力,小朋友已经会唱国歌、背诵古诗了。

  一起成长的还有家长。蒙敏引导小朋友们每天回家主动向父母分享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并组织“我教爸妈唱支歌”“考考我吧”亲子学习活动。耳濡目染中,家长的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蒙敏说,起初接孩子家长问“孩子在幼儿园吃了什么”“睡得好不好”,现在更多的家长关心“今天我的孩子学了什么,学会了没有”。

  “心近了,距离就不遥远,选择留下,我就是新疆人了。”来疆两年,看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蒙敏觉得当初的选择非常值得,作为幼儿教师,她正努力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邢维义

  一颗匠心雕璞玉

  “进步奖”“特别进步奖”“优秀奖”,9月4日,策勒县一小四年级(2)班数学课堂上,一场学生期待已久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

  当天,班里50个人中有22人获得了荣誉,娜巴斯笑容最灿烂。

  “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只要有进步就要多表扬多鼓励。”在天津市援疆教师邢维义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

  娜巴斯就是邢维义说的“璞玉”之一。上学期,娜巴斯转入策勒县一小。“内向,不爱发言,算题很慢。”经过一周的观察,邢维义开始每天课后陪她做两道算术题,教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一个月后,娜巴斯跟上了教学进度,上课也开始举手发言,脸上浮现出自信的微笑。

  邢维义从事了31年的数学教学和研究,在他的理念里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他倡导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应变能力,用数学掌握理科学习的思维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策勒县,邢维义的数学课堂面向所有教师开放,在全县开展的师徒结对活动中,他带了5名徒弟。“邢老师的课不仅学生爱听,我们老师也爱听,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策勒县二小数学教师张红娟说,邢维义总是挤出时间到她的课堂上听课、评课,对自己的教学帮助很大。去年全县首届师徒结对展示课中,她荣获一等奖。

  除了讲授公开课,邢维义还送教下乡,开展了“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做让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等讲座,让很多教师受益匪浅。

  这学期,邢维义打算通过学校录播平台,与策勒县的乡村小学“同上一堂课”。“我们在和田的援疆支教团每个人都在努力,希望把先进的教学理念留在这里,助力孩子们成长成才。”邢维义动情地说。

  吴雪景

  三尺讲台献芳华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9月4日,坐落在昆仑山脚下的策勒县恰哈乡红旗小学,孩子们迎来了新学期,四年级(2)班学生们清脆响亮的读书声在秋日的山谷里回荡。看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模样,语文教师吴雪景内心满是欣慰。

  然而,两年前从内蒙古刚来这里工作时,吴雪景差点打了退堂鼓。

  “校园尘土飞扬,孩子们也是灰头土脸,个人卫生很糟糕。”最让吴雪景焦虑的是语言交流的障碍,低年级的一些学生几乎不能用国家通用语言与人交流。上班第一天,吴雪景的嗓子就喊哑了。

  吴雪景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牧区小学,距离和田市160多公里,学生全部是农牧民子女。静下心,分析实际情况后,她意识到“没有爱,没有奉献,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吴雪景开始从养成习惯抓起,为学生剪指甲、督促学生勤洗澡。为了让学生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她自制卡片、教具,通过肢体语言和多媒体,一遍遍地教学生识字、发音。

  吴雪景带的二年级班里有个叫阿卜杜许库尔·麦提铁木尔的男孩,刚开始特别让她头疼。细心的吴雪景发现阿卜杜许库尔虽然淘气但很聪明。通过家访,她了解到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从那以后,吴雪景对他倾注了更多关爱。上课时经常叫他回答问题,有一点进步就买学习用品鼓励他,看到他穿的鞋掉底了,吴雪景买来新鞋给他换上。慢慢地,阿卜杜许库尔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一学期后成绩大幅提升。“吴老师像我的妈妈,我要好好学习。”提起吴雪景,阿卜杜许库尔说。

  “孩子们一天天成长,学校也迎来了新面貌,我有信心把孩子们教好。”吴雪景来学校的这两年,过去的土操场已被水泥地替代,教学上添置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师资队伍逐渐壮大。目前,在恰哈乡红旗小学,像吴雪景一样从内地来任教的教师有35名,占教师总人数的85%,他们来自甘肃、四川、陕西等地,这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正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链接】

  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为了留住、吸引更多的人才助力和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的实际,近年来,和田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拴心留人的暖心举措。从就餐、交通、住房、医疗等多方面关心关爱教师。

  据统计,3年来,和田地区开设小食堂509个,解决新增教师吃饭问题,并对偏远村分校、教学点实行送餐配餐制;协调安排车辆3351辆,重新规划城市及乡镇公交、班车路线192条,保障教师出行;提供住房1.23万套(间),统一购置家具家电等生活所需,使教师拎包即可入住。除此之外,教师们的身心健康也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牵挂。利用节假日契机,和田教育系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帮助教师快速融入当地。

  “我们利用培训工程积极为新增教师搭建平台,同时开辟了自聘教师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增强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田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晋军介绍,近3年,和田地区共补充教师2.6万名,极大地缓解了师资短缺状况。(赵西娅整理)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