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敢为先——八师石河子市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巡礼

2019年09月17日 13:08   来源:兵团日报

9月3日,八师一四一团延新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拉运葡萄。 兵团日报记者王志清摄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海市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著名诗人艾青笔下的这座迷人的城市,就是石河子。

  石河子,是一座由军人建设起来的城市。20世纪50年代初,由王震将军率领的军垦战士们在一片戈壁荒滩上拉动了建设石河子垦区的“第一犁”。

  60余载栉风沐雨,60余载春华秋实。在一代代军垦人的不懈努力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八师石河子市抢抓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历史机遇,立足打造天山北坡中心城市,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不断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市环境宜居宜业宜游,交通建设日新月异,进一步凸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风采。

  今年,兵团实行退地减水政策,鼓励垦区节水,向下游河道输水,改善生态环境。图为9月1日,石河子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夹河子水库泄洪闸向玛纳斯河故道输水。兵团日报记者王志清摄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添活力

  兵团第一个家庭农场,兵团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众多第一的背后,凸显的是八师石河子市敢为人先的改革勇气和开放胸怀。

  八师石河子市始终把“当好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排头兵领头羊”作为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师市历届党委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牢牢抓住改革开放主线和各个历史机遇期,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有力推动师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八师石河子市牢记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深化改革。

  打好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攻坚战。八师石河子市严格按照兵团党委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将319个连队整合为301个,整合后连队“两委”人数下降35%;实行团办学校医院“师办师管”,团场39所学校和14家医院统一移交师市;健全完善团场“政”的职能,党政工作机构减少26%,机关人员编制减少43%;全面取消“五统一”,落实职工生产经营自主权,52163名职工划分了身份地,让职工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充分激发了农业生产要素活力。

  机构改革完成支梁架柱。八师石河子市按照“摆正位置、守正创新、正本清源、回归本位”的机构改革要求,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突出既“有”又“优”,优化机构设置、实现精编简政,师市党政机构由原来的48个整合优化为39个,内设机构由277个压缩到114个,实现了系统优化、人员精简、功能清晰。

  国资国企改革迈出坚定步伐。八师石河子市按照“四个一批”原则,对23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0家参股企业、54家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18家园区企业及411家团办企业进行了分类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经营活力。

  2018年,八师石河子市减少行政审批事项51项,调整行政权力事项45项;取消、停征、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22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8.5个工作日;颁发“二十六证合一”营业执照6678本……

  在改革精神的激励下,在创新理念的助推下,八师石河子市一项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石河子市一景(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记者张德智摄

  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增动能

  8月27日,在八师一三三团鑫盛强盛合作社举办的展示会上,一架直升机在棉田上空来回飞行喷药,一架次12分钟就为500亩棉田完成脱叶剂喷施,受到了种植户的青睐,当天就签订了5万亩作业订单。

  无人机、采棉机、北斗导航……如今,高新科技已成为石河子农业发展的“标签”。以往春播秋收季节,田地里千军万马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代之的是行走于广阔田野上的各类大型农业机械。

  在农业发展上,八师石河子市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质增效,通过运用膜下节水滴灌、棉花机采、无人机喷施农药等高新技术,棉花单产和质量不断提高;强力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半壁江山,生产的葡萄、甜瓜远销到疆外,鲜食葡萄入选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100个品牌农产品”,炮台甜瓜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5个;以张裕酒庄为龙头带动红酒产业快速发展。

  8月28日,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全流程数字化智能纺纱生产项目投产,开启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之路。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寥寥几名工人,与以往千人纱、万人布相比,现在企业万锭用工仅需25人。

  如意纺织智能化项目只是八师石河子市工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师市进一步加重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和“两化融合”,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氯碱化工产业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新材料产业成为工业经济重要支柱,形成光伏、煤电铝及高性能铝基电子材料产业格局。纺织产业平稳发展,推动八师石河子市由“纺织名城”向“服装名城”转变。

  农业、工业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八师石河子市的服务业也实现快速增长。依托机场、火车站和公路网,八师石河子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铁陆空”无缝对接的大物流体系,石河子花园机场开通三条疆外航线,中欧班列开运列次不断增长。交通运输的便捷多样,进一步带动了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2018年,八师石河子市全年接待游客9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收入91.72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消费额均占兵团的三分之一以上。

  石河子市石河子镇沙依巴克村村民在村委会大院里举行升国旗仪式(资料图片)。兵团日报记者张德智摄

  打造生态宜居之城惠民生

  眼下,位于石河子市西区的西防护林里,建筑工人正抢抓工期,抓紧施工,争取10月底西防护林园林生态环境改造工程完工。

  对石河子人来说,这条栽种于20世纪50年代、长3.26公里、宽133米的林带,不啻是一条“母亲林”。它不仅是一条石河子西工业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的防护隔离绿带,更承载着几代石河子人关于青春、奋斗以及童年的美好回忆。

  八师石河子市在实施这条林带改造工程过程中,充分利用林带现状条件及林下空间特点,因地制宜提升景观效果,改造慢跑道和自行车道,布置林下游憩节点空间,增设人行道,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游憩场所。

  改造西防护林,使老工业区绿廊焕发新的活力,只是石河子秉持生态建城理念、科学谋划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城市规划建设初期,老一辈军垦人提出“先栽树后修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划”的城市建设思路,为石河子打下了“绿色”基础。在几代军垦人的不懈努力下,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绿色葱茏、生态宜居的“戈壁明珠”。

  6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八师石河子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履行生态卫士职责,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风固沙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行荒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工程,推进美丽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先行、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创新管理,着力构筑自然和谐的绿化体系,形成城乡一体的绿化格局,筑牢管养并重的绿色防线,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如今,石河子城市绿地面积达258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4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市区100多种花木植物、230余万棵大树,撑起了城市绿色的骨架。石河子市先后获得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迪拜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形成了点、线、面、环相融合的城市绿化格局。

  进入发展新时期,八师石河子市党委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提出建设科技教育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军垦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现代金融中心,全力打造“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的发展目标。在城市建设上,延续石河子建城初期“以生态定格局”的规划理念,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石河子整体空间布局,以玛纳斯河、将军山、西外环路及工业园预留带等城市未建设区域为建设基础,提出城市“绿色项链”的发展构想,围绕建设“公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引导城市生态建设,把石河子建成高颜值、有国际范儿、有生活味儿、有归属感的城市。

  泽众游园项目、西防护林园林生态环境改造工程、西公园改造、幸福路步行街改造工程、将军山荒山绿化配套工程……眼下,一项项城市建设改造工程正在石河子市全面铺开,一个绿意盎然的“公园城市”发展图景正徐徐展现在眼前,一座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宜居之城已成为惠及广大群众的幸福家园。

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施工现场(摄于9月2日)。 兵团日报记者王志清摄

  全力推进向南发展担使命

  2018年10月28日,对十四师昆玉市的各族职工群众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昆玉市人民医院正式交付使用,一举解决了当地没有综合性医院的现状,结束了当地职工群众看病难的历史。

  这一天,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援建医生们也留下了欣慰的泪水。在他们的努力下,仅一年的时间,昆玉市人民医院就由一座空空的毛坯楼,变成了拥有32排螺旋CT、多功能数字胃肠机、DR、麻醉机、呼吸机、体外碎石机等各类先进设备100余台,并配置了三间高标准手术室,硬件条件已完全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医院。

  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积极响应和贯彻兵团向南发展部署,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把落实好向南发展任务作为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履行特殊使命的重要工作,以千难万难也要向南、千方百计坚决向南的使命担当和信心决心,全力担负好兵团赋予师市的向南发展责任。

  2017年,八师石河子市代管皮墨北京工业园区后,选派一名师市党委常委靠前指挥,选派精兵强将加强园区建设和管理。结合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师市代管和北京援建优势,采取与地方园区错位发展的思路,确定了园区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产品组装、新型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以“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服务集成”的原则,根据昆玉市城市总体规划,构建适合园区未来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定了“一区三园”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即综合工业园区,农产品(食品)精加工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

  在八师石河子市、十四师昆玉市和北京市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8年,皮墨北京工业园区入驻企业54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亿元,增长2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年末企业从业人员1711人,增长34.4%。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新增产业工人574人,园区在南疆的承载力、影响力、带动力初步显现。

  统计显示,2018年,八师石河子市共筹措向南发展帮扶资金2.82亿元,组织808人赴南疆支教、支医和挂职;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产业、卫生、教育、民生为帮扶重点,助力叶城县和三师东风农场脱贫攻坚。师市24所学校与阿克苏26所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兵地学校“手拉手”“结对子”“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实现全覆盖。八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十四师昆玉市义诊5600人次,圆满完成援助十四师昆玉市医院工作。179名党员干部进驻南疆52个连队(村),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天业集团和天富集团捐助资金近400万元,用于为南疆团场和乡村安装节水滴灌系统、改造贫困户住房和群众脱贫。(兵团日报记者张雷 通讯员焦亚峰)

石河子市夜景鸟瞰图(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记者王志清摄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