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我家的变迁】亘古荒漠变宜居之地 我家就在克拉玛依

2019年09月25日 16:07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代筱晔报道)9月的克拉玛依,秋高气爽,景色怡人,在这座以石油而闻名的城市,走上街头,仿佛能感受这座城市跳动着的脉搏。午后,张福善和老伴走出家门,郁郁葱葱的树木装点着小区,清新的空气让他不自觉地深吸了一口气。

  曾经的那片荒滩戈壁上,如今也长出了大树;曾经立在狂风里摇摇欲坠的土块房,也盖成了和风细雨中的六层小楼;曾经尘土飞扬的狭窄小路,也修出了四车道的水泥路面……不知不觉间,张福善已经在克拉玛依扎根64年,这些年间,家庭和城市之间发生的点滴变化叠加在一起,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宜居之城取代戈壁荒滩的巨大蜕变。

张福善时常会去“克一号井”看一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土块搭建起一栋职工宿舍 周边唯一的植物是梭梭柴

  张福善已近95岁高龄,和98岁的老伴史忍居住在克拉玛依市塔河路国光小区。9月23日,趁午后阳光正好,张福善扶着老伴史忍一起下楼,围着小区的花坛走了两圈,坐在树荫下乘凉。望着小区内花繁叶茂、绿树成荫的景象,张福善的思绪又回到了1955年。64年前,这里是没几家人的地窝子,风一吹,尘土飞扬,到处都是戈壁荒漠,如今,这里绿树成荫,高楼大厦遍地都是。

  “1955年3月,我第一次来克拉玛依,那时,这里还被称作黑油山。”张福善回忆,那一年,独山子1219青年钻井队在黑油山附近定出了一号井位,而那时候,克拉玛依还未建市。在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井架安装部工作的他,和6名同事一起从独山子前往160公里外的“黑油山”一号井,他们的任务是为一号井安装井架。

年轻时的张福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张福善和工友们的合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张福善记得,那一年3月初,春寒料峭,荒野上毫无遮挡,西北风夹杂着漫天大雪,让行路的人几乎迈不开腿。在这样的环境下,张福善和同事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地窝子里,吃一口干馕,再抓一块雪,当作水喝,早出晚归,从3月初到4月底,将近两个月时间里,将一号井井架安装完毕。

  到当年10月29日,新疆黑油山附近的一号井位喷出工业油流,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不断地奔赴祖国的大西北,投身到石油开采事业中去。这座被当地人称作“黑油山”的荒野平原,也因此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克拉玛依。

油井出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呼雀跃的石油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三年后,张福善将妻子、儿女接来克拉玛依定居,当时,这座城市正因石油焕发蓬勃生机,但居住环境却很艰苦。

  初来乍到的家人们,就被安顿在如今的塔河路附近,住进了用土块搭建的职工宿舍里。“职工宿舍是一整排的平房,里面住着20多户人家,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住着我们一家六口。”张福善的小儿子张宏标回忆,当时,家家户户门口都打着锅台和铁皮炉子,一户人家做饭,家家户户房里都飘着煤烟和饭菜味。

  在这栋职工宿舍外,就是光秃秃的戈壁滩,唯一能见到的植物就是梭梭柴。每到夏末秋初,是最容易刮风的季节,狂风卷着沙石,遮天蔽日。“房子门窗关不紧,外面刮大风,房里刮小风。”张宏标说,那时油城的父辈们心系油田,在家的时间很少。母亲就和其他家属一起,将梭梭柴移栽在平房周围,只为了能减轻风沙的侵袭。 

  独门独户的小院里 因缺水种不活菜苗

  到了60年代,单位经历过几次房屋改造,张福善家也拥有了独门独户的小平房。

  “那时候,每家人都会在自己的房子外圈一圈小院子,在里面再盖几间储物的小房,我和哥哥放学回来,就自己打土块盖房子。”张宏标说,盖完小房,院子里还有空余,张宏标想在其中种上蔬菜,就托人从附近的农场带回来几棵菜苗,但因地处沙石地,又缺水,这些菜苗最终也没能种活。

  当时的克拉玛依人渴望水,一家人生活上最大的困难就是严重缺水。“一搪瓷缸子水,要用来刷牙洗脸,用过的水也舍不得倒掉,就更别提种菜了。”张宏标说,那时的生活用水紧缺,“夺水保油”、“节水保油”曾是家喻户晓的口号,不管是前线的石油工人,还是后方的家属们,大家都明白,只有解决缺水和绿化问题,才能让油田和城市继续发展,也能让居住的地方焕发生机。

  因为未建供水管网,油区内也没有水源,职工及家属们的生活用水都是由送水车从55公里外的小拐镇的玛纳斯河拉过来的。拉水车每次来,每家每户都捧着锅碗瓢盆去接水。因为不知道下一次拉水车什么时候会来,每家人都会多存一盆水,以备不时之需。

  七十年代初,新疆石油管理局修建了白杨河水库和白碱滩水库。

  沙石地上盖起了小二楼 寒夜里围着火炉啃苹果是甜蜜回忆

  1974年,张宏标退伍后分配到新疆石油管理局运输处。而此时,曾经的小院子已经盖成了二层小楼,一楼一户人家,住的地方宽敞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高了起来。但当时油城的颜色,除了石油的黑,就是荒滩的“戈壁黄”,人们都迫切地渴望绿色。

  “那会儿,每家每户都想搞绿化,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讨论咋样才能把树种活。”张宏标说。公开报道显示,在1979年,克拉玛依市的绿化面积不到1%,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每一户小家庭都自愿加入到种树的队伍中去。

全家人初来克拉玛依时拍下的全家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了解决当地人的物资补给,单位运输处还担起了去周边城市拉粮食和蔬菜的工作,张宏标就是其中一员。

  “我当时去塔城拉过蔬菜,去阿勒泰拉过鱼,最远是去伊犁地区昭苏县拉大葱。”张宏标回忆,当时去一趟伊犁需要开三天的长途车,其中有两晚要住在路上的供应站点休息。

  每次拉回来物资补给,职工和家属们就会排着队来领,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伊犁的苹果,“拉苹果的车一入城,挎着篮子的、端着脸盆的、提着麻袋的,都等着分苹果。”张宏标说,母亲将苹果领回去,留一些新鲜的先吃,再留出一部分和土豆、白菜一起储存进菜窖中,储藏得当的苹果可以一直吃到过年,大雪天的寒夜里,一家人围着火炉啃苹果,是张宏标年轻时甜蜜的回忆。

  住进楼房 小区犹如建在“公园”里

  1996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将建在塔河路上的国光小区作为福利房分给了单位的职工,张福善带着老伴住进了楼房里。从初来克拉玛依定居,到如今,老人的居住地从没离开过塔河路。

  当全市小区绿化覆盖率从改造前的17%增加到30%以上时,张福善生活的小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住在公园里。”这是老人最深的体会,如今,不仅以前戈壁滩上建起来的土房子变成了环境舒适的小区,到处绿树成荫,楼房林立,而且周围道路四通八达,土路变成了水泥路。

  张戈是张福善的长孙,出生于1980年的他,面对克拉玛依的变化,最深的感触就是,绿化好了,环境好了,风也小了,即使刮风,也是干爽的风,不再夹杂沙石。

第三代石油人张戈做安全检查、操作阀门保养时的工作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截止到2018年,全市绿化面积已达11.46万亩,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达11.63平方米。

  “空气好了,夏季也经常下雨,树木更葱郁。”张戈说,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变,和绿化环境的提升,油城也越来越受游客们的喜爱。如今,在克拉玛依河边经常能看见来自各地的游客,祖父曾经为之奋斗的克一号井,已经变成了地标景点之一,这让他感到骄傲。

  而这一切,都是如他祖父和父亲一般的克拉玛依人,战天斗地、扎根于此,用执着和信念将亘古戈壁变成了宜居之地。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