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基层视线】建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9年09月26日 11:09   来源:新疆日报

  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到民心凝聚、人心向背,关系到基层群众的精气神和幸福感。建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努力解决好群众在文化上最急、最忧、最盼的现实问题,就一定能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从而以文化人,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凝心聚力,奏响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乐章。

  刘 冰

  这几年,伊宁市抢抓机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按照“老百姓在哪里集中,就将文化产品投放到哪里”的要求,全面实施“文化种在村居”工程,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有效激发了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了丰富活跃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

  伊宁市的“文化种在村居”工程,不失为大力陶冶各族群众情操、让基层群众成为文化活动主角的一个好做法,真正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从“送文化”转向“种文化”,让普通老百姓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中提升幸福指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着最深切的感受。就拿伊宁市文化活动来说,各族群众体会最深的莫过于矗立在街头的那一个个公共文化设施。

  过去,伊宁市区仅有人民电影院、群众电影院等几个很小的文化活动场地,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开展活动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几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建设突飞猛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伊犁州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个个都称得上是“大手笔”,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最亮丽的风景线。有了这么好的“硬件”,以前因为没有合适场地举办的各种大型文体活动,如今都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展进行,充分满足了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各县市也构建了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大大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

  这些年,自治区各级政府根据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着力,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兴办文化大院等,把文化“种”在村居、“种”在巷道,“种”在基层群众的生活圈里,形成了上呼下应的红火场面,全区文化事业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局面。另一方面在软件供给上,以“活动特色化、惠民精准化”为核心,为不同类型的群众提供更多“接地气”的文化服务,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公共文化供给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文化需求,让文化扎根基层,让文化雨露滋润群众生活。

  一个又一个文化平台的搭建,让群众的生活空间里处处流动着文化因子,而文化活动常态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举办方式社会化、参与范围大众化,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了社区文化的大舞台,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到民心凝聚、人心向背,关系到基层群众的精气神和幸福感。像伊宁市把“文化种在村居”这样,建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努力解决好群众在文化上最急、最忧、最盼的现实问题,就一定能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让各族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煦暖阳光,滋养文化气息、打造文化时尚,从而以文化人,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凝心聚力,奏响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乐章。

[责任编辑:李敏 ]